河南新乡:一颗赤子心 一曲润乡音

来源:新乡日报 浏览

小编: 2025年11月9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新乡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玉晓。为了魂牵梦绕的军旅生涯,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后,她义无反顾投身军营;出于对故乡的眷恋,退伍后,她怀揣赤子之心,把家

 2025年11月9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新乡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玉晓。为了魂牵梦绕的军旅生涯,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后,她义无反顾投身军营;出于对故乡的眷恋,退伍后,她怀揣赤子之心,把家乡的故事传唱四方;带着对音乐的痴迷和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她义务演出上百场,用歌声抚慰人心、传递美好。

舞台上的刘玉晓 受访者供图

时光回溯到十几年前,当象牙塔里的学子还在对未来充满懵懂与憧憬时,刘玉晓的心中早已埋下一颗坚定的种子——投身军旅,逐梦沙场。2011年12月,她如愿进入部队。

部队里严苛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刘玉晓的体魄,更磨砺出她坚毅、奉献、担当的品格。服役5年间,她因表现优异屡获殊荣,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3次获评优秀士兵。

穿上军装,她是英姿飒爽的女兵;脱下军装,她始终不忘“来时的路”。退伍后,带着对音乐的挚爱和对家乡的深情,刘玉晓创办了一家艺术中心,专门教授民族音乐课程。她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艺术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但对刘玉晓而言,这还远远不够。“新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若能为家乡创作一首歌曲,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念头一出,一股强烈的创作激情便在她心中涌动。

2018年,刘玉晓向昔日战友范冬青发出邀约,希望对方创作一首属于新乡的歌曲,且自己主动承担全部制作费用。战友被她的赤诚之心深深打动,欣然应允。同年,一首为新乡量身定制的歌曲《梦里醉新乡》面世。

“石榴花儿开凤凰照吉祥,卫水荡清波牧野闪银光……世上最大的乡,天下无双,我愿把这片爱的土地,深情守望;人间最美的乡,我的故乡,山山水水人欢畅,梦里醉新乡。”伴着刘玉晓自豪而深情的演唱,记者清晰地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晶莹泪光。这泪光里,饱含着她对家乡深沉的爱,更凝聚着她传承新乡文化的坚定信念。

“以音乐为笔,描绘新乡文化的绚丽画卷。”刘玉晓始终在思考:如何让更多蕴含新乡元素的优秀民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此,她带领团队深入乡村、社区,走访民间艺人,搜集整理创作素材。

创作中,刘玉晓充分发挥音乐才华与创新精神,和创作伙伴反复打磨每一个音符,巧妙地将流行音乐的节奏、和声等元素融入传统民歌曲调,让作品既保留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又兼具鲜明的时代气息。

以新乡革命历史为背景的《豫北母亲》,用优美旋律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节奏欢快的《爱从春天来》,唱出了新征程上的蓬勃希望,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儿女孝了,父母笑了》则以拉家常式的歌词,诠释着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真谛……

一首首原创公益作品陆续登上各大网络平台,迅速赢得听众喜爱。2020年,歌曲《爱从春天来》荣获新乡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为家乡奉献,为时代发声。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刘玉晓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文化志愿服务的内涵。

在抗洪救灾一线,她带领志愿者白天深入受灾点参与救援,夜晚便用歌声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送去温暖,凝聚起众志成城、战胜灾害的磅礴力量。同时,她还主动腾出自己的艺术中心,为救灾人员搭建起温暖的“临时之家”。

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她的足迹遍布全市,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文艺演出,只为让更多群众欣赏到高质量的艺术表演,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更多“花蕾”正在悄然绽放。刘玉晓带领团队走进校园,开设民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针对艺术中心里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她不仅义务授课,还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多年来,已有多名学生考入武汉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河南大学等院校。

“我坚信音乐能够传递正能量,希望通过我的努力,继续挖掘、传承和创新新乡民歌,弘扬红色文化,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尽自己的一分力。”刘玉晓如是说。

当悠扬的旋律回荡在牧野大地,那便是一位老兵对故土最深情的告白。(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宗斌)

(原载于2025年11月10日《新乡日报》2版)

来源:新乡日报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5-11-13/2188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