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文/魏宗林初闻郑勐教授,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朋友们说,郑勐先生是工科教授,却工书画、强诗词,尤其最近几年接连推出两部大部头长篇小说《顺阳河》和《青歌》。真的难以
文/魏宗林
初闻郑勐教授,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朋友们说,郑勐先生是工科教授,却工书画、强诗词,尤其最近几年接连推出两部大部头长篇小说《顺阳河》和《青歌》。真的难以想象,这样的文理双修的高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初见作家郑勐先生,是在一个文友雅集的活动上。他中等身材,留着短发,圆圆的脸庞,戴着眼镜,目光中透露出儒雅和睿智,言语上热情而不失质朴。与他相交,不像新识,倒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 。
有幸得到作家郑勐先生签名惠赠长篇《青歌》的时候,正是二五年国庆前夕我准备回山东老家探亲的前夕。在回乡飞驰的高铁上,如饥似渴地开始了《青歌》的阅读。这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小说,拿起来就放不下。
《青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因为本书作者就是中专生中的一员。窃以为,从选材上来讲,比较罕见,不但是一部工业题材的小说,填补了陕西文学工业题材的空白,还是为中专生立传的小说,记叙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专生为群体,也就是以一个个的小角色,来再现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大时代。反过来说,在时代的洪流里,每一个人就是一粒沙子。“疾风知劲草”,张仁俊们带着考上中专的自豪和骄傲,克服了自身知识结构的短板,勇敢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无论成功与否,都表达了生命的价值所在。“用这本书纪念那个时代,纪念那些被人们称作’青收’的中专生。”作者在后记中如是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点带面,选材新颖,这是这本小说带给人们的启示之一吧。
以人物性格来推动情节发展,是《青歌》这部长篇的另一个特点。小说中的人物个个都是鲜活的,生动的,呼之欲出。男一号张仁俊,爱学习、勤思考,有决心有毅力,谦虚好学、尊敬师长,最主要的是一身浩然正气,坚守初心,遇到诱惑能守住底线,遇到困难能不沉沦,对待同学、同事和朋友始终保持“真善美”的真心来处理事情;王天涛是张仁俊的同学,也是“四大才子”之一,他脑子活,胆子大爱面子但却少韧性,先是被分配到东方仪器厂销售科,继而因女朋友家里嫌弃他学历太低和出身农村问题反对婚恋,导致女朋友自杀而大受打击,远走青海西宁搞销售,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挥金如土,再后来受骗因挪用公款而导致除名,去了珠海发展,后来回西京开办模具厂,再到炒房挣大钱因政策调控炒房失败,最后酒后在风雪中冻毙,使读者不仅扼腕叹息。“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走什么样的路,也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张仁俊在困难中奋起,王天涛在困境中沉沦,顺着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符合情理和逻辑。
《青歌》的语言朴实而不失灵动。语言是作家表达思想、体现个性的工具。作家郑勐先生虽是工科出身,但决不缺乏艺术细胞。他在教学之余,善书画、工诗词,用一幅幅色彩斑斓、构图奇妙的国画,用一首首立意高远、画面感强、对仗工稳的诗词曲,来畅游艺术天地。在他的笔下,不论是写人物还是景物,都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语言朴实灵动有张力,富有画面感。
例如写景物:“初冬,雾霾笼罩着古城西京,像在古城上空扣了一个帽子,原本蓝色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太阳也变得晦暗不明,本来就逐渐萧条的树木更是少了生机,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寥寥数语就描写出了压抑、萧瑟的冬天,也反衬了张仁俊、李洁羽、沈浩翔三个人同时考上交大夜大的激动心情。
例如写人物:张仁俊第一次进车间,见到了一个女孩,她“高挑个头,白皙标致的脸蛋,再加上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扑闪着像会说话一样”,简直就像绘画高手的素描,匆匆几笔却形象传神,呼之欲出。
还有对民间俗语的使用,虽然不多,却显得接地气,增加了语言特色。例如“好事不出门,瞎事传万家”“话过三人口,长虫倒着走”等等。
小角色,大时代。这部小说选材角度新颖、情节层层递进、语言朴实灵动,以一个个上世纪中专生为代表的小人物,来反映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大时代,整部作品充满了正能量,催人奋发的同时又了解了中专生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总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作为朋友,由衷地为郑勐教授感到高兴。祝愿郑勐教授运巨笔、著雄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魏宗林,笔名柳絮飞,明心斋主人,中国楷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红星诗社副社长、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灞桥区作家协会理事、碑林书法家协会会员、《星月文学》副总编。)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5-10-09/21861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