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制造”加速打开“出海”的新大门

来源: 浏览

小编: 近日,一列满载108个标箱的列车从衡阳南站出发,标箱装着岳阳生产的电冰箱和湖南本地的小苏打。这趟班列直达广州南沙港,货物换装海轮,分别发往泰国、菲律宾、荷兰等

            日,一列满载108个标箱的列车从衡阳南站出发,标箱装着岳阳生产的电冰箱和湖南本地的小苏打。这趟班列直达广州南沙港,货物换装海轮,分别发往泰国、菲律宾、荷兰等国家。这篇写湖南制造硬实力“出海”的大文章,是通过“湘粤非”铁海联运大通道,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成功“出圈”

“湖南制造”加速“出海”。由岳阳生产的电冰箱,从湖南内陆“乘专列”到广东港口再“换乘”轮出海,全程无缝衔接。运输时间从3天缩到18小时,而且破损率也大幅下降,通过柔性生产线和工业互联网改造,湖南家电企业实现与东南亚市场精准对接,彰显出“出海”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并重新构建起涵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的立体化产业矩阵。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湘粤非”铁海联运物流通道以株洲为主集结中心及始发站,衡阳、郴州为副中心,三点齐发,共运输货物11160标箱,发运量和货值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为湖湘的对外贸易注入了新活力。比如湖南小苏打企业针对欧洲环保标准研发新产品岳阳家电厂根据东南亚家庭需求设计节能冰箱,这种“量身定制”“湖南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强大的竞争力。

一条通道盘活实业经济。“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的深层价值在于空破地域限制,让湖南从“制造高地”到“智造枢纽”的产业跃迁。过去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出口货物要绕道沿海港口,企业运输成本高、交货周期长。如今株洲、衡阳、郴州三大物流枢纽联动,相当于在湖南腹地建起了“出海口”。岳阳的电冰箱在衡阳“搭伙”组团发货,湘南的电子配件到株洲“拼单”出口,让“抱团出海”的模式,盘活了中小企业也能轻松做外贸。

更关键的是,这条通道带活了产业链。多种产业发生耦合、嫁接,进而激活整个供应链生态。而物流畅通,又吸引更多配套企业落户湖南。现在湖南从压缩机生产到包装材料供应,逐渐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不断产生双循环“通道经济”效应,将湖南从“借船出海”变成“造船远航”,把更多产业环节留在本地,从而创造了就业和税收。

政策“搭桥”企业“唱戏”。“湘粤非”通道的成功,离不开政策创新的支持。湖南与广东合作打通关务壁垒,推行“一次申报、全程通关”,企业不用在两地重复办手续。况且长沙铁路物流中心推出“定制运输方案”--包列服务也很接地气。

“湘粤非”通道的下一站,是要让湖南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条通道正在改变湖南的经济基因。过去湖南靠“钢饭碗”“煤饭碗”发展,现在靠的是“科技饭碗”“开放饭碗”。这是一个内陆省份打破地理限制,主动融入全球市场的生动实践。当更多“湖南制造”漂洋过海,湖南经济的“湘”会故事,才会加精彩。评论员:黄金水)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5-05-23/21747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