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2020年4月,亿航在广西贺州落地制造基地。亿航216瞄准载物和载人两个商业化场景,提出了“先载物后载人”的商业模式,并就载物飞行进行了试飞测试。日前,亿航在适航审
2020年4月,亿航在广西贺州落地制造基地。亿航216瞄准载物和载人两个商业化场景,提出了“先载物后载人”的商业模式,并就载物飞行进行了试飞测试。日前,亿航在适航审定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1-2月内能够获得限定范围的适航证。但是,亿航发言人在最近的未来空中交通国际论坛(AAMIC)上,却删除了载物的说法。记者现场采访了的亿航相关工作人员,询问为何不载物了,其回答是商业模式有问题,eVTOL飞行器载物商业化价值低,唯有载人才能把经济账算得过来。
纵观海外的eVTOL头部厂商:JOBY、ARCHER、VERTICAL、WISK等都是聚焦载人短途出行的业务,未涉及载物。但是,国内的eVTOL企业却一直有先物后人的商业逻辑,看似符合逻辑,其实商业场景并不成立。
根据摩根斯坦利报告显示,eVTOL在载物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市场,但是主要集中在小型的航空器上进行载货。比如今天美团、顺丰等公司研发载荷几公斤的小无人机,是有其相应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运送紧急的快递或者快件,是对现有配送资源的有力补充和提升,还能节省快递员的成本。
为什么大型载物的eVTOL不被市场看好,亿航也主动更新了宣传口径和商业模式?细致分析,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一、大型载物eVTOL等同于大型无人机的安全可靠标准,安全可靠性低。专门载物的eVTOL按照安全系数风险等级进行运营和管理,是不能在城市上空进行飞行的,会被限制在人员稀少的地区,能覆盖的场景如海岛、高原、山区等。这直接导致客户的需求量低。载人的eVTOL在设计过程中都会考虑坠撞、空间舒适性要求等,但是载物eVTOL在机身强度方面不用考虑这些,其整机强度也低于载人eVTOL。“先物后人”在安全性上考虑是不可行,只有人改物才可行。
二、航程、载重及成本,限制了载物商业eVTOL的价值。对物流商来说,他们对成本是及其敏感的,目前货运吨公里成本只有0.5元左右,但是eVTOL吨公里的成本可能要达到5元以上,客户是无法承受的。快递公司及物流公司,希望的是大型的物流无人机或者eVTOL能够载重5吨以上,飞行1000-1500公里,解决他们大部门支线物流运输的需求,但载物eVTOL的载荷都低于500公斤,满足不了客户需求。
三、载物eVTOL的零部件,满足不了载人eVTOL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传统飞机的安全可靠性是通过子系统及零部件逐层被拆解的,低安全可靠性的载物eVTOL的零部件,在运用到载人eVTOL上,其冗余累计的安全性指标也满足不了各子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导致整机满足不了民航局载人适航的要求。如果更换零部件及子系统,那也意味着整机研发会被推倒重来。
四、载物eVTOL的适航取证经验,在载人eVTOL上不能复用。载物eVTOL取证路线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载人eVTOL的取证路线是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条例》23部+27部+H(电动化)章节,并参考SC-VTOL、JOBY、ARCHER等适航取证的法规开展,两者差别巨大。先做载物的eVTOL研发,不能加速载人eVTOL的研发进展。
正如亿航的发言人所说,亿航之前专注于先物后人,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之前是研发制造无人机的背景。国内其他eVTOL科技企业,如峰飞航空、御风未来等也从载物开始研发,或许也是因为公司是无人机的研发背景,直接研发设计载人级别的航空器,挑战性会比较大。
科技的本质是降本增效。如果花费数亿元的研发费用,但最后发现市场应用和商业价值很低,肯定会导致投资回报受限。eVTOL在载物方面的价值应该是在特殊场景,如军事用途,用于后勤市场的保障等。
从先物后人,到专注载人业务,亿航作为全球eVTOL首家上市的企业,它的转变和选择,可以给eVTOL行业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3-09-08/20543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