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陈道士与参加古树考研的专家学者合影留念。从左到右依次是陈思进、陈道士、窦生满、张晓娟、包维江。 近日,有甘肃当地媒体报道,在庆城县翟家河乡路家掌村王老庄组
近日,有甘肃当地媒体报道,在庆城县翟家河乡路家掌村王老庄组村民王万恒家地畔发现一株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稀有树种的古树降龙木。报道发出后,不仅引起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引来不少市民和古树研究者的观赏。
这株被称为降龙木的古树,别名叫做文冠果。据了解,文冠果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8米左右。小枝粗壮,褐红色,无毛,顶芽和侧芽有覆瓦状排列的芽鳞。叶连柄膜质或纸质,披针形或近卵形,两侧稍不对称,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利锯齿。花序先叶抽出或与叶同时抽出,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直立,总花梗短,基部常有残存芽鳞;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有清晰的脉纹,花盘的角状附属体橙黄色,子房被灰色绒毛。蒴果近球形,长4至6厘米,成熟时三瓣裂。种子圆形,栗褐色至黑褐色,光滑,直径约1厘米。4至5月开花,单株花期近20天。
其实,这株古树,早在2010年就进入岐伯文化研究学者、正一派道士陈凤鸣先生的视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几位同事到此地考察,无意间发现了这棵奇特的古树,经过寻问当地村民,村民都称此树为“神树”,这便更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便一有时间就去看看,对它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对树进行了测试仗量,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经过走访咨询考专家学者和高龄老人,定下了这棵古树的名称。
为了弄清这棵古树的来龙去脉,陈道士多次走访当地居民,尤其是有文化的老年人。据当地村民介绍,相传早在宋朝时有两家人就在这里生活,一家姓叶,一家姓户,后来陆续迁来了张姓、王姓等,这就是位于王家老庄“叶户沟”的来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将“叶户"沟叫成了“野狐”沟,这种叫法已延用至今。目前这里只剩下姓王的,其姓他氏已经搬走,但据这里上了岁数的村民介绍,他们的家谱(已经在文革中烧毁)明确记载,他们的祖先在这里生存已经上千年,据他们一辈接一辈心口相传的家族史载明,他们的祖先在此定居之前,这棵古树就已经存活了好多年,由此可见,这棵古树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陈道士来这棵古树所在的路家掌村尤其是王老庄组的次数更多了。2O22年4月间陈鳳嗚同张晓娟、窦生满、包维江,对此树进行考研。随着他对这棵古树研究的更加深入,发现有些问题不能紧靠当地村民的口述历史,需要更加详实的科学依据做支撑。为此,他多次向庆阳市及庆城县相关部门的专家请教,希望他们帮助解答在对这棵古树研究的一些不解之谜,于是,在2022年4月25日,庆阳市林草局、庆阳林校和庆城县林草局等5名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测量,发现该树树高13.1米,树围200厘米,地径63.6厘米。冠幅东西向10.7米、南北向11米。主干3米,以上分二杈。整株生长旺盛,枝繁叶茂。树冠圆形,造型优美。如此高大高龄的文冠果,在庆城县实属罕见。庆阳市华池古文化研究窦生满为此树作"神树吟":宝地卧降龙,千年修真身。盛世国运旺,显灵佑众生。陈道士为此树感叹道:青藤缠古树,鳯鸣降龙木。参加调研者:陈鳯鸣、张晓娟、窦生满、包维江。
在研究现场,各位专家对此树表示各抒己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棵古树大概有600年的历史,对此,陈道士在对各位专家表示尊重的同时,也保留自己的意见,他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及更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虽然,目前,该树树冠多外有寄生植物槲寄生,藤本杠柳缠绕部分树冠,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而且有部分树枝业已枯死。但从整体看来,这棵古树仍然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这样对更多古树的研究、开发、保护,都有十分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李广义系华夏文化传媒网执行董事、凤凰网河南站原编辑部主任、台湾好报河南中心主任)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2-05-03/19526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