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革命下互聯網經濟怎麼走?專家熱議機遇挑戰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趙竹青)新科技革命孕育了互聯網,互聯網不斷為新科技革命賦能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趙竹青)新科技革命孕育了互聯網,互聯網不斷為新科技革命賦能。新科技革命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可能帶來哪些產業層面的可能?在飛速發展中,互聯網企業如何做到“科技向善”?12月28日,第十一屆創新中國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高校、科研機構等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圍繞“新科技革命下的互聯網經濟”主題,探討互聯網經濟未來的新挑戰、新機遇和新願景。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講述了“新科技和新產業革命的新機遇新挑戰”。他提到,過去5個世紀先后發生5次科技革命和3次產業革命,當前在21世紀有可能發生兩次新科技革命和兩次新產業革命——以新生物學和再生革命為引領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及以新物理學和時空革命為引領的第七次科技革命﹔以及21世紀上半葉由仿生和再生技術推動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和21世紀下半葉由能源和運輸革命推動的第五次產業革命。他表示,這些科技和產業革命將塑造一個新的世界,其中有挑戰也有機遇,他期待我們這代人能夠抓住歷史機遇,加速中國復興。

  國家行政學院領導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邱霈恩指出,當前互聯網經濟方興未艾,是最為活躍的、前景廣闊的科技創新型現代經濟,但同時互聯網經濟被不良因素侵入,成為受風險重地拖累的現代經濟先鋒。為此,他建議以政策和技術作保証,賦予互聯網經濟以道德的靈魂和杠杆,使之成為安全誠信健康的現代經濟。但他也同時提出,要注意加強對網絡經濟監管者的監督,把這項權力也關進制度的籠子,確保這項權力及其行使更加規范、更有公信力。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曉明認為,工業互聯網是工業4.0的重要平台載體,國內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正處於政策紅利期,已經形成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疊加的生態,需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路徑。同時,數字經濟2020年預計將達到全球GDP的25%,並仍快速增長。他建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構建全新的數字經濟體系。

  “在科學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需要大聲疾呼人文主義的回歸。”北京大學社會經濟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蕭國亮認為,科學主義的互聯網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人文主義的導向性,高效率不等於高效益﹔如果沒有人文主義的價值理性,科學主義的單獨發展有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報社、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主辦,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承辦,以期為國家決策提供重要參考,護航新科技革命下的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現場多位嘉賓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思考,並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國科學報社社長、總編輯趙彥介紹,創新中國論壇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倡導的小型化、學術化、智庫型的專業性論壇,由中國科學報社與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於2010年聯合發起,李政道擔任論壇主席,目前已連續舉辦十一屆。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keji/2020-01-09/16860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