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出口持续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带动进口额同比由增转跌,进口贸易量实现持续增长,贸易差额大幅上升
出口持续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带动进口额同比由增转跌,进口贸易量实现持续增长,贸易差额大幅上升。尽管同比基数较高,7月的进出口数据还是呈现持续复苏的态势。出口(美元口径)延续增长势头同比上涨7.2%,显著好于预期(-0.6%),涨幅扩大6.7个百分点。进口(美元口径)由6月的正增长回落至-1.4%,低于预期(0.9%),较前期回落4.1个百分点。出口额增长和进口额下降导致贸易差额大幅上升,达到623.3亿美元,接近5月份的历史高点(629.3亿美元)(见图表1)。
防疫物资出口惯性增长,国外经济重启将导致出口分化。在国外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的防疫物资出口持续增长。医疗器械同比增加78.0%,用于制造口罩的纺织制品同比增加48.4%(见图表2)。但根据流动趋势数据,随着各国重启经济,居家办公逐渐恢复为正常办公,因此包含电脑在内的自动数据处理器出口额的增长出现放缓的趋势。
随着疫苗研发进展加快,我们认为防疫物资出口的增长会开始减慢,发达市场国家的需求将恢复正常,对消费品的需求将增长。主要消费品的出口在7月呈现复苏态势,玩具和家具出口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1.1%和23.1%,服装和鞋类的出口额降幅有所收窄(见图表3)。此外,中国高新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出口在疫情期间维持了较高的增速:7月高新技术出口额同比增长15.6%,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15.9%,手机出口额同比增长了43%(见图表4)。虽然不确定是否是疫情所导致的替代作用推动了中国在上述高新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增加,但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复苏起到了推动作用。
出口贸易受出口目的地疫情的影响还将存在。欧洲的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也维持了负增长,7月同比增长-3.4%,降幅有所收窄。日本在7月出现第二波疫情,新增感染者6175人,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也呈现下跌趋势,同比下降2%。美国和东盟的疫情形势较之前有所缓解,经济也逐渐开始重启。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2.5%,涨幅扩大11.1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4.1%,涨幅扩大12.5个百分点(见图表6)。海外疫情的发展将持续影响出口贸易的分化。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导致进口额同比下降,但制造业复苏势头强劲拉动能源和工业设备进口量增长。7月进口数据由增转跌并不意味着国内需求复苏的停止。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导致进口出现贸易量增长、贸易额下降的现象(见图表8和9)。国内制造业复苏势头强劲,带动了相关原材料进口出现持续增长(见图表10)。石油进口量同比增加25.0%,钢材和机床设备同比增加209.5%和106.8%,机械电子集成电路同比增加21.3%。能源和工业设备为代表的原材料进口激增表明,生产端的经济复苏不会有太大波动。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0-09-15/18478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