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小彬(化名)妈妈最近心如刀绞:一向听话自律的儿子突然说不上学了。妈妈介绍小彬总是说一到学校就觉得心慌、胸闷、头晕、头疼,妈妈带着他去了多家医院检查,都说“没毛
小彬(化名)妈妈最近心如刀绞:一向听话自律的儿子突然说不上学了。妈妈介绍小彬总是说一到学校就觉得心慌、胸闷、头晕、头疼,妈妈带着他去了多家医院检查,都说“没毛病”。几经波折来到了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门诊,经过医生的详细问诊和心理测试进行综合评估:小彬不愿意去上学是因为患上了抑郁症。
对于青少年,心理医生下诊断是非常慎重的,因为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人格还不够稳定,情绪波动也比较大,需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不仅仅只是根据孩子描述的症状直接下诊断。
郑州市九院心理医院本周疑难案例督导选取小彬的案例,由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主任医师常国胜对其进行现场问诊、访谈,心理医院医生、护士、心理师、实习及规培学生接受督导,此次接受督导目的为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帮助心理师梳理咨询方向,更是帮助患病的小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小彬生活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父母做事认真规矩,望子成龙的心情融入了每天的生活。自从小彬进入小学,父母俩自发地默契起来了。每天谁负责做饭、打扫卫生,谁负责陪孩子学习、整理内务、按时睡觉,夫妻俩配合的非常默契。甚至当小彬犯了错误,在教育上也相当默契,比如父亲严厉地吼叫或者甩鞭子,母亲则在一旁添油加醋。
看到这里,我们可能就能猜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彬逐渐到了叛逆期年龄时的表现肯定也不会让他的父母满意。随着初中的到来,学习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从小在父母严厉管教下丧失自我的生活让小彬无法向外言说自己的内心感受,无法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
小彬开始每到晚上,全世界都进入梦乡时,他却辗转反侧、胡思乱想,白天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自卑自责,对周围的事情也不感兴趣,不愿和人交往,脾气越来越糟糕,动不动就发脾气,对父母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也不愿意和他们说话,经常自残,甚至想自杀。但他的内心谁也看不到,他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人理解他,每一天、每一刻都觉得自己活着特别痛苦,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漆黑。
郑州市九院心理医院院长常国胜从症状、诊断及治疗三个方面对小彬做了全面的分析。患者初中住校之后从偶发的失眠到经常的失眠、一点点小事情就会发脾气、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减退和不开心等等,我们已经不能把这些看成是单纯的不喜欢上学了,而是在情绪无法得到正确的宣泄时已经被“抑郁症”悄悄地盯上了。小彬患病的因素,除了小彬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不良的应对方式外,其所在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难辞其咎的。
从访谈中可以看到小彬的父母是控制型的,他们有两个特点:第一,他们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第二,他们把孩子的自我完全视为自己的自我,对孩子的真实感受置之不理。一旦孩子把自我呈现出来,表达了与父母不一致的感受,控制型父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实施控制,胁迫或诱使孩子放弃自己的感受,服从父母的感受。控制型父母一般不愿意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在他们看来,给孩子做解释,无助于他们在孩子面前保持绝对权威的形象。如果孩子违背了他们所制定的规则,他们会马上采取极其严厉的措施,包括嘲讽、羞辱、责骂或者体罚。
提醒儿童、青少年的家长要时刻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其次,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症这个词语和孩子扯上了关系。很多家长甚至觉得奇怪,我家孩子性格还挺开朗的,怎么可能会得抑郁症呢?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地发展,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孩子懂得很多,很多孩子都懂得掩饰,有多样的面孔。在学校面对老师是一个面孔,回家面对父母是一个面孔,而独自待着的时候又是一个样子,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并非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心理工作者提醒家长,当出现以下一些表现的时候,尤其当孩子们描述自己可能患了某些躯体疾病时,家长应当在关注的基础上同时关心其心情。
抑郁心境。这样的一种情感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整日唉声叹气;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快感缺失。对日常生活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情体验不到乐趣。轻者尽量回避社交活动;重者闭门独居、疏远亲友、杜绝社交。
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惫,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等平常的个人生活都照顾不到。
睡眠障碍。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比较困难,往往睡着之后,过不了一会就会醒,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醒来后又会处于抑郁的心情中,还有少数的患者睡眠逐渐增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食欲的改变。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重者则整日不思茶饭,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出现暴饮暴食的症状。
躯体不适,抑郁症患者普遍有躯体不适的表现。患者检查和治疗不明原因的疼痛、疲劳、睡眠障碍等,但是去治疗的话基本无效,还是会反复发生。
自我评价低。轻者有自卑感、无用感、有无价值感;重者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有强烈的内疚感和责任感,甚至选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通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
据调查统计,因拒绝上学而来郑州市心理医院门诊看病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患上了抑郁症。常国胜院长指出抑郁症的发病及病情变化多数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尤其对于正处于建立自我同一性时期的青少年来说,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以及家庭治疗,在整个过程中重点要注意自杀风险的评估及干预。
最后呼吁社会:不要再用传统的眼光看待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人人都有可能会得,提前预防或者出现问题及时治疗、调试,才是科学的应对方法。尤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别容易被亲人或者朋友忽视和误解,会被认为无病呻吟、没病装病、小孩子哪会得心理疾病等误区,所以在此希望成年人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李丽 周小芳)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1-03-23/18979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