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軍人的那些溫暖面孔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4000余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累計收治7000余名確診患者;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出動72.5萬人次參與抗洪搶險,協助地方轉移受災群眾13.7萬人;一茬茬邊防軍人日復一日堅守在祖國邊防線上……  回顧2020,從抗疫到抗洪,從戍邊到維和……中國軍人的身影,出現在每一處需要他們的地方

  4000余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累計收治7000余名確診患者;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出動72.5萬人次參與抗洪搶險,協助地方轉移受災群眾13.7萬人;一茬茬邊防軍人日復一日堅守在祖國邊防線上……

  回顧2020,從抗疫到抗洪,從戍邊到維和……中國軍人的身影,出現在每一處需要他們的地方。

  那天,從海拔5100米的哨所出發,我跟隨運輸隊向5681米的山頂送物資。在這里,我見到了一個“失聲”的世界。

  走到半山腰,我坐在路邊歇息,戰友們一個個從我身邊走過。山風吹拂,我听見喘息聲、腳步聲、咳嗽聲,以及登山杖踫撞石子時的清脆聲響,唯獨听不見人與人之間的話語聲。

  沿著近70度的山坡攀爬,每走一步海拔都會上升,氧氣也越稀薄。艱難時刻,我的心跳快得像要蹦出來,肺像要炸了一般,忍不住大口吸氣。

  一旁的戰友遞給我2個便攜式醫用氧氣瓶。我塞進背包一個,手里拿著一個,邊走邊吸。

  山路上,布滿層疊的岩石碎片。碎石下那蓬松的細土隨風揚起,將士兵的面龐和軍裝都染成土黃色。

  中途休息時,一名上等兵笑著遞給我一個隻果。他應該不超過20歲,那一瞬間,我被他那張被高原風霜吹得發紅的臉龐所感動。

  我隨之望去。一只老鷹在雲霧間穿梭,飛出一個“之”字,隨後消失在天際。此時向山下看去,一幅“壁畫”格外顯眼——在緊挨著哨所的崖壁上,官兵們用紅、黃色的油漆涂畫出一面巨大的黨旗。

  我甩掉背包,躺在了地上。盡管包里只有幾瓶礦泉水和一個氧氣瓶,但我實在背不動了。

  一起出發的戰友已等候多時。很難想象,他們是如何背負著70多斤重的物資爬到這里。“咱拼的不僅是體力,更是毅力。”一名年輕的士兵說。

  4個月過去,我依舊清晰地記得他們眼角的褶皺、皸裂的嘴唇和曬傷後依舊笑容燦爛的臉龐……那一張張滄桑又稚嫩的面孔,深深刻在我的腦海,書寫著邊防的艱苦,更書寫著當代中國軍人迎難而上、乘風破浪的精神。

  回首2020,我們見過許多值得銘記的軍人面孔——在抗疫戰場、在抗洪一線、在高山海島、在基層演訓場……他們青春勇敢的身影活躍在2020年那波瀾壯闊的歷史舞台上,是這個特殊年份的見證人和參與者。

  我們希望,通過《軍營觀察》版上這些“溫暖的面孔”來記錄過去一年,為2020年的人民軍隊做一次畫像。

  “我想請全國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一定護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2020年2月2日,8架大型軍用運輸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馬凌戴著口罩和迷彩帽對鏡頭說。

  畫面中,人們看不清馬凌的面容。但他眼中傳遞著如山的堅定,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特殊時刻安撫了人心。

  醫療隊隊員們沉著前行的背影,鐫刻著中國軍人泥土般的底色——樸實無華,卻有磅礡力量。無論微小的個體,還是龐大的團隊,中國軍隊給人們依靠。

  30多天,馬凌和戰友們挽救了10多位危重患者,將他們從死亡邊緣拉回。很多網友用“英雄”來形容他,但馬凌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負責任的平凡人。

  本報《軍營觀察》版推出《火神山記憶》深度報道,記錄下1400多名白衣戰士與近3000名患者共同抗疫的70多個日日夜夜,許多張奮戰中的面孔在那段歲月中悄然重疊。

  隨著火神山醫院“關門大吉”,馬凌那句“誓死不退”的宣言,也得到了完美實現。

  如果說上半年的“敵人”是橫掃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那麼下半年的“敵人”就是突如其來的洪水。

  大堤上,“00後”士兵宋佳樂的脖子被編織袋勒出一道道血印。傷口反復發炎、結痂,他忍不住“疼得直叫”。在簡單處理完傷口後,他繼續扛起沙袋上前。“因為情況緊急,不能因為一點點傷,就自己下去不干了。”他說。

  在《軍營觀察》版,我們記錄了很多像宋佳樂一樣戰斗在抗洪一線的面孔。在《大堤十日》《大堤上的“後浪”》中,我們見證著中國軍人在抗洪搶險時發生的感人故事。

  洪水來了。泥水覆蓋住官兵臉上的稚嫩。他們年輕的面容與堅定的眼神在向世界宣告︰災難面前,人民軍隊永遠會擋在人民前頭。

  莫色次果的丈夫沙子呷是火箭軍某工程旅的營長,今年被評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莫色次果第一次來部隊探望沙子呷,他剛出任務回來。抱著手風鑽鑿了一晚上,沙子呷滿身灰塵,臉上手上沾滿了泥,只有牙齒是白的。站在一群灰頭土臉的戰友中間,妻子愣是沒找出他。

  從《在遙遠的家鄉等你凱旋》一文中,我們了解到以沙子呷為代表的導彈工程兵︰他們常年置身于粉塵彌漫、高溫高濕、噪聲震耳的山洞中,隨時面臨塌方、山洪、泥石流的威脅,卻早已習慣在這樣危險的地方作業。

  他們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只有默默付出。沙子呷的目光中透露出大地般的沉靜與堅定︰“那里是我的舞台,更是我的陣地。”

  在2020年,我們見證了許許多多擁有泥土底色的中國軍人,從疫情阻擊戰中的“逆行面孔”,抗洪搶險堤壩上的“稚嫩面孔”,再到基層一線戰位上的“泥巴面孔”……在一次次危難和考驗中,人民軍隊的廣大官兵用如山川、如土地般的力量,挺身而出,保衛家園。

  “您心里,有沒有某個時刻想過退縮?”采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時,記者這樣問。

  “有啊,很多。”眼鏡片下,陳薇的眼楮開始泛紅,“比如說這個團隊,我希望它發展得更大、更好,心里會有疲憊。”

  這淚水,源自職責和使命的重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陳薇緊急奔赴武漢,執行科研攻關和防控指導任務,在基礎研究、疫苗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僅僅半年,她滿頭的黑發開始變白。

  2月26日,陳薇團隊研究的重組新冠疫苗第一批疫苗在生產線上下線。這一天,正好是陳薇的生日。有人給她發來生日祝福。陳薇只回了8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8月11日,陳薇團隊研制的新冠疫苗進入三期國際臨床試驗階段,並獲得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

  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她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專利是我們的,原創是我們的,所以我們在任何場合,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陳薇滿懷驕傲地說。

  跟母親視頻那一刻,進藏新兵馬潔忍不住流下淚水。為了夢想,空乘專業在讀的馬潔選擇從軍,選擇了來到邊防。和馬潔一起進藏的還有14名女兵,她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0歲。

  在大江南北的軍營里,許許多多像她們一樣的年輕人,將青春安放在荒涼的邊疆,守衛祖國實現軍旅夢想。即使寂寞,即使艱苦,年輕的生命同樣熠熠閃光。

  在抗洪一線突然見到未婚妻那一刻,一向鐵血的連長蘇陽剎那間沒能忍住,淚水奪眶而出。

  這對年輕未婚夫妻在堤壩上的對話,讓戰友們為之動容。沒有鮮花和奏樂,沒有紅酒和燭光,只有巍巍江堤見證,在這個特殊的場合,蘇陽向未婚妻許下愛的承諾。

  身為伴侶,他對未婚妻滿懷愧疚;可身為軍人,他要義不容辭地堅守江堤——等到戰勝洪水,就回去娶你。

  狹小的視頻框里,一名即將退伍的儀仗兵眼泛淚花,高聲喊道︰“今天,我把這把陪伴我兩年的禮賓槍交接于你。這把禮賓槍,是我的全部!”

  雨水混雜著淚水墜落地面。這一幕感動了無數網友,短短十幾秒的視頻,獲得450多萬點贊。

  6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赴俄羅斯參加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

  對祖國來說,他們就是中國軍隊的名片。某種程度上,他們代表著新時代中國軍隊的精神風貌。

  不只儀仗大隊,在邊防,在抗疫、抗洪一線,在許許多多中國軍人的戰位之上,眼淚見證無數動情的瞬間,也見證閃光的軍旅歲月。

  淚水無色,但它擁有最豐富的生命色彩,那是中國軍人用無悔青春,涂抹出來的五彩斑斕。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郭瑋沒想到,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她疲憊的臉龐上“毀容”般的暗紅色,在網友眼中竟然那樣美麗。

  奔赴武漢抗疫一線後,醫療隊隊員每天都與病毒正面交鋒。面罩和護目鏡在他們臉上壓出血印,甚至磨出水泡。一名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的女護士只能貼上創可貼防感染。

  當記者將鏡頭對準這位年輕的護士時,她躲開了︰“別播名字,媽媽知道會擔心。”

  面對疫情,她義無反顧;面對鏡頭,她卻不願意說出姓名。年輕的軍隊醫務人員把白衣當戰袍、把病房當戰場,那些壓痕和水泡,就是她們奮戰後留下的最美妝容。

  今年底,《軍營觀察》版刊登《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一文。我們借著作者的眼楮見證了高原上的故事︰長年生活在這里的邊防官兵,很多人心肺都比一般人大,幾乎人人都是“高原紅”……

  在一座座雪山哨卡上,邊防官兵承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卻依然保持樂觀的精神,無怨無悔地守衛著祖國的邊防線。

  國慶期間,電視新聞中播放了邱少雲生前所在部隊官兵歌唱《我的祖國》的畫面。一張張高原軍人的面孔接連閃過,他們訴說著自己的姓名、年齡和戍邊時間。每個人只出現了幾秒,眼神十分堅定,聲音鏗鏘有力。

  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0出頭。但這群官兵臉上完全看不出這個年紀該有的青春。強烈的紫外線把每個人的臉龐都變得暗紅,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們皸裂皮膚下的那種刺痛。

  這些曬傷的面龐,深深印在一位小女孩心里。來自陝西西安的11歲小姑娘趙--可用攢了一年的800塊零用錢,給高原邊防戰士買了80瓶潤膚霜。“我覺得,這是我花得最值的一筆錢。有他們在,我們才能幸福快樂地生活。”趙--可說。

  恰逢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一張面目全非的臉出現在網友視線中。這張面孔沒有眉毛、頭發,甚至看不到嘴唇、牙齒,臉部已然變形,卻獲得了網友的評論︰您這張臉是最美的。

  69年前的一場戰斗中,涂伯毅被美軍飛機投擲的凝固汽油彈嚴重燒傷毀容,連五官都無法辨清。

  “雖然我的面容改變了,但是我的靈魂沒有改變。只要是對黨、對祖國、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哪怕再小我都要去做,而且爭取把它做好。”涂伯毅說。

  10月23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隨著志願軍老戰士入場,現場全體起立鼓掌,向老英雄們致敬。

  女兵張明珠在遼寧艦工作8年多,歷經航母機電兵、安全監察員和艦載機引導員等多個崗位,每日戰斗在航母甲板上。

  新疆哈薩克族女軍官馬和帕麗作為坦克連的指導員,是全師第一個會開坦克的女駕駛員。風塵僕僕,不施粉黛,她卻被評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無論是口罩壓出的血痕,紫外線曬傷、風沙吹打的臉龐,還是被燃燒彈摧毀的面容,這些暗紅的傷痕之下蘊藏著中國軍人美麗的風華。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21-01-16/18774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