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创建于18年前——1992年5月7日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创建于18年前——1992年5月7日。从那时起至今,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经过了几次改革,目标都是建立一支做好战斗准备、胜任保卫俄罗斯联邦的任务的武装力量。实际上每位新国防部长上任后都曾计划和进行新的改革。2007年2月15日被任命为现任国防部长的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也不例外。在他的领导下计划并实施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最大规模的改革。这些改革在俄罗斯被称作“新面貌”。
同时,没有一次军事改革引起的社会反响能和现在的改革相比。俄罗斯国内社会正在积极讨论俄联邦武装力量的改革进程。参加这场讨论的有各政党代表、国家领导人、国防部领导人、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大众传媒也在积极报道向“新面貌”的转变。俄国内各界对此次军事改革的评价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改革“十分消极”,“新面貌”毁了武装力量和国家的国防力,有些人则“完全赞成改革并认为改革十分英明”。很难说哪种趋势在社会上占上风。所有参与讨论“新面貌”的人都同意一点,即还从未在整个武装力量中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改革。在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向“新面貌”转变的过程中,不仅分队、部队、兵团和军事机构的组织编制发生了变化,整个物质-技术保障、财政、医疗和其他保障系统都发生了变化。动员展开系统进行了18年来的首次彻底改革。部队兵员补充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等等。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创建伊始就推出了第一批改革项目。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在苏联废墟上重新成立的各独立国家分割苏联军队的过程持续了大约3年,这使俄罗斯联邦实际上不得不重建自己的国家军事系统。1992年5月18日,П С 格拉乔夫大将被任命为国防部长。1993年初之前制定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第一批改革计划。至今还有人认为其整个改革只不过是裁军而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摆在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领导层和国防部长本人面前的任务很不平常。当时社会上要求裁减军队,而且这一要求也得到了国家领导层的积极支持。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十分糟糕,军队维持费很少,而且军费大部分用于加快从东欧和前苏联一些共和国的撤军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需要解决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继承自苏军的几个复杂问题:
第一个问题:以应对在欧洲与北约国家、在远东和外贝加尔与中国的战争为目标的动员展开系统。动员体制要求在受威胁时期在非常短的时限内动员500万人参军。
第二个问题: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没有满员部队与兵团。所有部队与兵团在作战行动开始时需要补充人员。陆军的基础是缩编部队与兵团(补充率50%)及基干部队与兵团(补充率10-20%)。缩编和基干部队与兵团通过动员人员补充到战时编制(齐装满员)。1991年苏联陆军有32个坦克师和100个摩托化步兵师。132个诸兵种合成师中只有约20个师的人员和技术装备补充率为70%,其余或者是缩编师,或者是基干师。
第三个问题:由于动员模式复杂,军事指挥系统不仅要指挥部队,还要保障动员展开。80年代苏联有16个军区和4个驻外军队集群。苏军在蒙古和阿富汗也有驻军(分别是第39和第40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它们在军事行政关系上隶属于国内军区。总参谋部在平时向各军区下达命令,而战时向各方面军下达命令。军区(方面军)向所属集团军下达命令,集团军向所属军、军向所属部队与兵团下达命令。考虑到70-80%的部队与兵团是基干或缩编部队与兵团,在师、旅以上是庞大的各级参谋部上层建筑。
第四个问题:分队与部队编制繁杂。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国防工业综合体生产了大量相互重复、各种各样的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仅举一例足矣:苏联陆军曾装备3种型号的同一代主战坦克(T-80、T-72和T-64),它们有着相近的战术技术性能,但不仅武器各不相同,发动机、火控系统也都不一样。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也是这种情况。作为从苏军继承的遗产,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还装备着大量老化的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象T-10M、T-62、T-55和T-54,三、四十年代的野战火炮等)。甚至苏联时期建立的强大的国防工业综合体也不能为苏军部队与兵团提供大量的最新武器装备。因此老旧的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得以保留。
第五个问题:由于存在大量各种各样的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和奉行动员方针,苏军不得不保留大量的物资器材、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储备。所有这些储备用于补充动员展开的部队和兵团,补给和补充正在作战的部队。平时,所有这些储备应保存和更新,而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需要维护,而这需要人员。因此1991年苏军340万现役人员当中有将近120万人在看管武器装备仓库和储存基地。
所有这些复杂问题都需要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在苏联武装力量向俄罗斯武装力量转变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所有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在早期的改革方案中,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曾建议组建所谓的机动部队。机动部队应由几个按战时编制补充(人员和武器装备补充率为95-100%)的独立摩托化步兵旅组成,各旅的编制和装备应相同。这项试验的目的是掌握新编制,尔后使整个陆军向此编制过渡。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部领导层计划以此来解决编制、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繁杂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摒弃缩编部队和基干部队。尔后将使国防部摆脱复杂的动员展开体制。计划使陆军逐步由义务兵役制向混合兵役制过渡,即既有义务兵,也有合同兵。接下来彻底放弃义务兵役制,转而采用合同兵役制。
但现实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不允许实施这种走得太远的计划。计划中机动部队的5个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决定只组建3个。结果到1993年底之前,第74(尤尔加)、131(迈科普)和136(布伊纳克斯克)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列入俄罗斯联邦的编成。用于组建机动部队的拨款还不够完成计划的一半。所有的旅也未能转为统一的编制,甚至一个旅中的各个营编制都各不相同。
1993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将义务兵数量削减35%。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组织动员总局的统计表明,这样一来,人员甚至不足以使新组建的旅达到100%的满员,更不用说陆军其他部队与兵团了。因此不得不回到动员展开体制。甚至在新组建的旅中一些部队和分队或者是缩编部队与分队,或者是基干部队与分队。
1994年12月11日,俄政府开始在车臣共和国采取恢复宪法秩序的行动——第一次车臣战争。在远方发生的事情被大众传媒广为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最终导致国内政治危机和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辞职。
还在俄军部队进入车臣的行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就曾请求俄国家领导层和总统本人批准进行有限的动员来补充参战部队与兵团,但遭到坚决拒绝。因此毫不奇怪,为了组建赴车臣作战的军队集团,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不得不从所有军区调遣部队与兵团,并从储存基地和仓库调动人员加以补充。军队集团指挥系统也暴露了其不完善之处。原因在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指挥系统过于庞大,首先是面向指挥和动员1000万人的军队。总参谋部向北高加索军区下达命令和指示,后者再传达到第58集团军司令部,然后传达到驻车臣联合军队集团司令部。但这一系统中最奇怪的是,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和第58集团军司令部不指挥作战,实际上是中间环节,只为在总参谋部、国防部和联合军队集团领导人之间传递信息服务。
第一次车臣战争于1996年8月31日正式结束,此时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是И Н 罗季奥诺夫上将(1996年10月5日晋升大将)。在车臣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以及“哈萨韦尤尔特和平”之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受到了来自各方最严厉的批评。非常复杂的任务再次摆在国防部长面前。必须开始对武装力量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其目标应是纠正在车臣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和不足。罗季奥诺夫大将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是组建编制相同的满员部队与兵团。俄罗斯联邦政府同意了国防部的这一建议,甚至承诺拨款实施该建议。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向新编制过渡是由И Д 谢尔盖耶夫大将(1997年晋升俄罗斯联邦元帅,他至今是俄罗斯联邦唯一的元帅)完成的。过渡计划比较保守。决定在每个师中各将一个团扩充至战时编制,将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和一些作战保障部队以及空降兵所有的师和旅改为战时编制。解散一些缩编和基干部队与兵团,其人员用于扩充常备部队与兵团员额。在基干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武器装备储存基地,其人员比缩编部队少得多。组建了若干中央储备基地,按专业储存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例如,有中央坦克储备基地、火炮储备基地、工程兵储备基地、通信兵储备基地、核生化防护兵储备基地等。
但所有这些改革未能使俄罗斯武装力量克服主要的问题。动员展开、指挥体系(总参谋部-军区-集团军-师或旅)仍旧和以前一样。1998年解散了陆军军的指挥机构。尽管俄罗斯武装力量编成中最终出现了充分展开的部队,但更多的部队和兵团仍是缩编或基干部队与兵团。俄罗斯武装力量编成中还保留大量的各种物资仓库,和以前一样需要人员保管和更新物资。
俄罗斯陆军到1998年之前完成了向新编制的转变,编成中出现了以下类型的部队与兵团:
同时,陆军的兵力和组织编制在经过1997-1999年的裁减之后保持了稳定,并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到2008年开始改革之前保持相对不变。
向合同制军队转变的问题也悬而未决。社会舆论要求军队向合同兵役制转变,特别是义务兵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大量伤亡之后。但当时国家的经济能力不允许这样做:唯一能做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俄军中合同兵的数量。
1999年8月7日武装匪徒入侵达吉斯坦引发的第二次车臣战争是对罗季奥诺夫和谢尔盖耶夫时期改革成效的检验。1999年9月30日,联邦部队在粉碎位于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武装匪徒后进入车臣。1999年8月7日至9月30日,俄军在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北奥塞梯地区组建了联邦部队集团,其编成和装备超过了1994年组建的集团。1999年组建的部队集团的基础是常备部队与兵团以及空降兵的部队与分队。但根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И Д 谢尔盖耶夫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当时是А В 克瓦什宁大将)的决定,只能从常备部队中各拨出一个营战术群列入新的联合集团的编成,这个营战术群得到了坦克、炮兵、工程、分队和摩托化步兵营的加强。来自西伯利亚军区的第74近卫独立摩托化步兵旅是个例外,它是整建制(3500人)地被调到车臣前线,是唯一满编作战的兵团。其他常备兵团只向联合集团提供一个营战术群是为了用留在常驻地的分队补充参战部队的损失。与第一次车臣战争一样,俄政府没有宣布动员展开。联邦政府以及国防部、总参谋部领导层认为,与上次战争不同,这次战争已有的兵力和兵器足够了。当时的俄罗斯政府总理弗拉季米尔普京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肯定地说,部队集团是从俄罗斯整个武装力量中招集组成的。事实并非完全如此。1998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兵力为121.2万人,其中陆军36万人,其中常备部队与兵团有约10万人。此外,空降兵还有3.5万人。包括空降兵在内有约3.5万人投入第一阶段作战。所以形势看起来不象有时候想象得那样悲观。
在车臣战争期间,俄军参战兵力一度曾达到9万人(截至2003年5月1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各部队遭受的损失由原部队补充。但这一办法并不好,因为用来补充损失的是缩编部队与兵团和武器装备储存基地、中央储备基地及基干部队与兵团。
自1999年起开始用合同兵补充在车臣作战的部队与兵团。俄罗斯联邦领导人没有别的出路。谁也不想让1994年那一幕重演。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官方统计,截至2003年6月1日,合同兵在驻车臣联合部队集团中所占比重为45%。
第二次车臣战争的作战行动结果表明,所进行的改革对武装力量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也暴露出新的问题。作战行动经验表明,用其他部队的军人来替换因伤病离开战列的军人是不合理的,这导致兵员外调去补充战损的部队遭到削弱。例如,1999-2001年,为了补充第140近卫坦克团的损失,替换治疗、休假和在作战行动区工作期满的军人,不仅从编成中有1个团的第5近卫坦克师、还从在旁边驻扎的第131摩托化步兵师以及西伯利亚军区第36集团军的其他部队调派了人员。参加反恐行动的所有部队与兵团都有类似的情况。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官方统计,1998-2003年,俄罗斯陆军有三分之一的军官参加了在车臣的作战行动。因此,有必要在俄罗斯武装力量中建立一种常设预备队,它类似于美国的国民卫队和武装力量后备役部队与兵团。
向合同兵役制转变还暴露了另外一个问题。超过85%的合同兵需要按其被任命的职务专业进行培训。因为他们在签订合同之前在其他的专业岗位上服役,有时甚至是在别的军、兵种服役。例如,2000年8月11日与153名军人签订了合同,以其补充第3摩托化步兵师第245摩托化步兵团。其中只有13人以前是在陆军服役,而其他的都是在海军和空军甚至战略导弹部队服役。因此毫不奇怪,有140名合同兵需要按新专业培训。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20-05-09/1794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