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难忘的初见38年前,我曾有幸近距离目睹皇太子时期的明仁上皇(注1)与美智子上皇后两陛下。那是1982年的春天,我在宫城教育大学留学。正要回国之际,受诗人草野心平先生之邀,到位于东
难忘的初见
38年前,我曾有幸近距离目睹皇太子时期的明仁上皇(注1)与美智子上皇后两陛下。
那是1982年的春天,我在宫城教育大学留学。正要回国之际,受诗人草野心平先生之邀,到位于东京车站附近的帝国饭店聚会。当我们恳谈之后正要走出酒店大厅,看见当时的明仁皇太子夫妇微笑着步入。我和草野先生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当皇太子夫妇从我们面前经过之后,草野先生告诉我说:“这二位就是下一代天皇夫妇。” 夫妇二人和蔼可亲地笑着向我们招手,那瞬间带给我的感动,仍然历历在目。之后每每得知有关明仁天皇的消息时,我总会回忆起这段往事。但当时我对“天皇”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也从未想过此后能有机会与他们坦襟交谊。
意想不到的 “重逢”
永生难忘2007年2月26日,一个微冷、宁静的夜晚。
我受邀拜访皇居,有幸再次得见当时的明仁天皇陛下。当年年初,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的青木保教授曾经出任为天皇夫妇的讲师,讲述东亚当代文化交流。而后,两位陛下提议希望进一步了解当今东亚文化交流的现状,青木教授便推荐了我续讲。于是,青木教授和他的弟子——一桥大学的足羽兴志子教授陪我同行,前往皇居。
我们从东京地铁站乘坐宫内厅(日本的行政机关,负责处理日本皇室成员所有事务的部门)派来的专车进入皇居后,被带到了一个约20平米大小的日式房间。房间不仅毫无豪华气派之感,连仅有的桌椅地毯也都显露出年代的长久,四壁无染,简朴自然。
两位陛下亲切地引我们入座,我被安排在他们的正对面。他们清澈的眼眸里充满了善意,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那真诚的表情和内心涌出的话语使我的紧张情绪顿时缓和了不少。两位教授坐在我的斜对面。
如同茶室省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先入观和距离,这迎面而坐,目目相视的场面,以及两位陛下的慈祥容颜,让我的眼前闪现出了“思无邪”的境界,这是孔子解释《诗经》的精髓—— “真情实意” 的一句话。
不知不觉之中,一种强烈的亲近感油然而生,我被两位陛下温文尔雅的气质与其与生俱来的真挚所深深吸引。
交流是以两位陛下提问,我逐一回答的方式进行的。在交流过程中,我时时感到震惊。两位陛下对以中日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深远的关注和把握。因此,交流的话题涉及了多个领域。
我们谈到明治维新后,近代中国的日本留学热潮及其成果。当时,日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知识以及相关词汇,如共和国、社会主义等名词,几乎都是借鉴汉字翻译成汉字词汇才得以在日本普及,并输送到中国,互鉴互助完成了吸收西方先行发展模式的东亚社会发展之转型。
清末,由于中国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决议转型近代教育,便派遣科举考试成功、金榜题名者前往日本留学,希望他们在西方近代教育中的基地日本学有所成,以源自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知识为鉴,为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而尽力。对于这一段日中两国近代交流结实的史实,两位陛下格外关心。
有关植物话题的交谈也很热烈。话题的切入点是天皇的徽印(印在贴身物品等上的标志)“榮”(梧桐、青桐)。梧桐在两国都是象征高贵吉祥的树木,都自古便有 “凤栖梧桐” 的定位。在确认了这一两国文化的共通点后,天皇陛下似乎颇有感触。皇后陛下则讲述了她的徽印是 “白桦”,并介绍了使用应季花卉——桃花制作的插花作品,皇后陛下还告诉我,昭和天皇的皇妃香淳皇后的徽印就是 “桃”。
在日本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时代,也是日本第一本诗集《万叶集》诞生的时代,当时日本的 “花” 指的是 “梅花”。《万叶集》中咏梅诗有118首,总数排在咏萩(一种蒿类植物)诗(138首)的之后,位居第二。那时梅花作为中国传来的珍贵植物,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备受日本贵族阶层的喜爱。梅花和桃花都来自中国,因此日本皇室极为珍视。
与两位陛下的交谈还提及到现在的皇储、当时的秋筱宫殿下(明仁天皇陛下的次子)。他在日本学习院大学研究长鸣鸡的生态,为此,他还亲自到长鸣鸡的产地中国云南省进行过实地调查,完成了基于现场考察成果的毕业论文。同时,他还学会了一些中文,并教给了父母。
明仁天皇陛下告诉我,对于他们一家而言,中国的古今轶事和当今的风土人情经常会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他们还会时而模仿中文说 “你好” 等等。不妨透漏一下,两位陛下的发音都很标准。
美智子皇后陛下说,1992年访华之际,在西安,有一位老人非常努力地想和她交谈。虽然语言不通,但她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热情。“我感受到了他们想传达给日本的心意”。那时,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学音乐课上学到的有关长江的歌—— “滚滚长江水,昼夜不停歇,滋润着肥沃的大地”。
明仁天皇陛下表示,自己一直希望日中、日韩能够和平友好地交流。谈及日韩两国的和平友好时,他提到,恒武天皇(737-806年)的生母曾是百济王国(4世纪前叶-660年,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武宁王的子孙,并提及了古时的“五经博士”(精通并教授“五经”的学者)都会受邀访日的史实。明仁天皇陛下还表示,深化东亚地区的相互理解,是他始终不渝的夙愿。
这时,侍者端上了一盘糯米圆子串,整体比普通的要小。明仁天皇陛下满面笑容的特意介绍说,这是皇后陛下用一大早亲自去皇居森林里采摘的艾蒿制作的。
圆子串的艾蒿香味很清新,仿佛此身瞬间融合在四季盎然的皇居森林。品味圆子的色香,我不由联想到当时的热播韩剧《大长今》的情节,突然冒出:“这比大长今做的还要好吃啊!” 闻言,两位陛下开心地笑了。担心说错话的我松了口气,只感到开心。
明仁天皇陛下问我:“你在从事宫泽贤治(日本昭和时代早期的诗人、作家)的作品翻译和研究时,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我回答说,日本人也有憧憬和平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坚守,这让我明白,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大家都是一样地热爱和平。
两位陛下听后,频频颔首表示赞同。
整场交谈中,两位陛下身心所流露的智慧、教养和气质、姿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坐在对面的我如同接受了一场洗礼。其后,我还和两位陛下共进晚餐。直视他们的“光盘”吃法,重温了 “粒粒皆辛苦” 的内涵。
这场交流在晚上9点多结束,超出原定时间30分钟。
“为了日中友好!” 在寒风瑟瑟的酒店大厅,两位陛下伸出手,温和地和我握手。他们稳健的话语让我感悟到其间的信念和力量。
车子载着我们缓慢地离开站在门外的两位陛下身边。两位陛下一直在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在夜幕中消失。
我从第二天的报纸中得知,皇后陛下因肠炎而发烧。对此,我心里特别难受。交谈时,她的举手投足间从未表露出不适。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过意不去。
樱花链接的记忆
那是2017年9月8日。
当时,中日国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在讲话中提及了美智子皇后陛下,并向她致意。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伯父曾对日本朋友这样说道:‘我在日本生活过,我对日本的印象很深。’”
“1974年12月5日,患病的伯父回忆起在日本生活的日子,深情地说道:‘我从日本回国已经55年了,是1919年樱花盛开的时候回来的。’……为了继承伯父的遗志,1979年4月,伯母邓颖超访日,受到了热烈欢迎。我和其他周家人也多次访问日本。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各位朋友都很尊敬、爱戴伯父。2011年8月,NHK连续4天在黄金时段播出了纪录片《家人和工作人员口述周恩来》。在日本的朋友告诉我,这部片子在日本很受欢迎,连皇后陛下都看了,她也很尊敬周总理。”
《巴黎的周恩来》的作者、原日本驻法驻韩大使小仓和夫(右4)、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右5)及其他周恩来的亲属与笔者(左3)在六本木的国际文化会馆合影。
周秉德女士提及美智子皇后陛下的背景,与2012年4月20日的一场讨论有关。当时,时任中国政协委员、中新社副社长的周秉德女士和妹妹周秉宜、弟弟周秉华、周秉和一行,冒着小雨来到我在法政大学的王敏研究室,在护城河沿线的樱花路间,和王敏研究室的留学生们举办了一个小型讨论会。讨论会的主题是《雨中岚山》,也就是留学期间的周恩来在1919年4月回国前所作的那首诗。
那天夜里9点左右,美智子皇后陛下致电研究室,向为日中友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周恩来总理表达感谢。多么温暖而又用心的暖流啊。我立即将皇后陛下的问候转达给周秉德女士,周秉德女士也拜托我向皇后陛下致以谢意。
周恩来的侄女和侄儿。左起周秉华、周秉和、周秉宜、(中间隔一人)周秉德。右端为周秉宜女士的丈夫任长安。右起第三位是王敏。其余三人为留学生
因为有这段交往,2017年8月29日,我前往周秉德女士家,和她讨论将于9月8日举行的中日国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仪式上的讲稿内容。
2017年8月29日,在周秉德女士的家中
2016年5月7日,周秉德的妹妹周秉宜女士从北京赶往香川县观音寺市,参加大平正芳纪念馆的开馆仪式。听说附近有三笠宫亲王(崇仁亲王,明仁天皇的叔父)的植树纪念碑,便约我一起纪念合影。因为她知道三笠宫亲王一贯主张和平友好,也得知三笠宫亲王不久前逝世。
笔者与周秉宜女士在平山郁夫纪念馆的三笠宮植树纪念碑前
“男耕女织” 传承历史
2015年5月1日,我接到来自宫内厅的通知,约我5月3日登门拜访明仁天皇陛下夫妇。和上次一样,我从东京车站出发,乘坐宫内厅派遣的专车进入皇居。这次拜见只有我一人参加。
最初的话题与我在2014年年末刊发的著作《大禹和日本人》(NHK出版)有关,天皇陛下夫妇和我分享了读后感,我深感受之有愧。他们对于日本民俗中存在的水神(大禹)信仰十分关注。日本的古典著作《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出现过大禹的别名 “文命”,记录了日本不断认识源自中国、交融于两国历史文化中的史实。明仁天皇陛下夫妇鼓励我,希望我今后继续从事日中交流的研究。
这番话令我受宠若惊。我说,“我每天都在学习、研究日本。研究日本和研究中国具有互补性。我的著作不过是忠实记录日本社会和民众告诉我的事实而已,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日本这座大课堂,感谢日本人民的教哺之恩。”
我认为,受大禹信仰的影响,整个东亚的农耕文化中存在社会生产的性别分工——男性负责治水耕作,女性负责养蚕制丝。这种性别分工在皇室祭祀等活动中多有体现,让东亚共同文化超越了 ‘文化遗产’ 的概念范畴,被活用于现实,在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明仁天皇陛下表示,将 “新尝祭”(庆祝稻谷收成、祈求来年丰收的祭典。1948年起更名为 “勤劳感谢日”)这样的传统文化继续保留并传承下去,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插秧祭”这种新设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举办的意义,而非形式。
对于 “宫中养蚕” 这一话题,我们聊得很深入。
日本民间的养蚕和织染技术当追溯到三世纪。在东渡日本的大陆工匠的指导之下,日本的养蚕织丝业承受日月的润泽,蓬勃发展。在1859年横浜对外开放港口贸易时,丝织品占据了日本出口商品的首位。近代以来,历代皇后所参与的相关活动不仅承续了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日本的经济创收做出了贡献。其中,以美智子上皇后的贡献尤为显著。她亲自养育了频临绝种之危的日本本土蚕种――“小石丸”,并将皇室养蚕所收获的丝线送给正仓院(位于奈良县奈良市东大寺大佛殿的西北位置,院内保存着日本奈良、平安时期的贵重文物),以做复原和修补世代相传的古籍和文物之用。宫中仪式所使用的部分装束和赠送外国元首的部分珍贵礼品也是使用皇后饲养的蚕丝,织锦缝制的。
鉴于皇室与养蚕的如此传承关系,美智子上皇后写过很多咏蚕的和歌,每首都寄情咏志,抒发了养蚕叙史,继往开来的情怀。在此仅介绍下述三首:
秋蚕作茧衣 丝声细 万簌闻语传灵犀
蚕语话悠久 言邃幽 思做万缕系蚕楼
桑果诉沧海 史为鉴 君心寄梓托掌间
美智子上皇后陛下赠予的《皇后陛下御歌集 浅滩之声》(大东出版社 2011年6月30日第三版发行)
2014年2月,以 “蚕—日本皇室的蚕养殖与 ‘古代裂(日本古代纺织品残片)’、日法丝绸交流” 为主题的纪念展在法国巴黎日本文化会馆召开,为期2个月。本次展览由日本宫内厅和文化厅,国际交流基金主办,参加纪念文集中解说词编写的主要单位有宫内厅及其所属的三丸尚藏馆和正仓院。
美智子上皇后陛下所赠送的《蚕—日本皇室的蚕养殖与“古代裂”、日法丝绸交流》
2015年5月3日我第二次进皇居时,正是桑叶新绿的时节,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两位教养横溢的老人谈到东亚共同的 “男耕女织” 生活型态时,那兴致与神态深深打动了我。他们还提及了在皇居大院 “邂逅” 古来用于染色植物时的兴奋心情。
这次与明仁天皇夫妇的交流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转眼就超过了原定的时间。
临别时,车子缓缓驶过两位陛下并立的门前,他们的银发与夕阳相辉,他们的事业尚需后人继往开来。他们对于和平的期冀启示我们:世事沧海桑田,经过千淘万漉,贯穿时空流传下来的唯有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还有互鉴互勉、包容进取的文明。
天皇与皇后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他们即是传承历史的当事人,也是记叙历史的实践者。正因为他们生活在历史与日常的交差重叠之中,他们的历史观不仅与国民息息相关,同时也体现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复一年的插秧农耕和养蚕祭蚕不正是传承和记叙历史的一笔吗?
如大禹信仰所示,整个东亚的农耕文化中存在社会生产的性别分工——男性负责治水耕作,女性负责养蚕制丝。这种性别分工在皇室祭祀等活动中也有所体现,表明东亚以及汉字文化圈的文化共性逾越了 “文化遗产” 的概念范畴,正被应用于传承人类文明精华的现实之中。尤其在探讨疫情后的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之走向,考证共同价值和文明互鉴方面意义深远。而当代日本皇室对传统智慧的继往开来,不仅清晰地再现了和平进取理念的主干线,而且昭明未来,以史为鉴,为日本千秋万代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安全保障,这与明仁上皇陛下在2015年新年讲话、同年12月23日82岁生日纪念所发表的感言主题浑然一体。
明仁上皇陛下的汉文修养很高,年少时起便开始学习李白的《白帝城》等汉籍古典。我体会到两位陛下对于两国民众进行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和教育领域的交流极为关心。因为他们一贯主张:决不能忘记战争带来的创伤,以史为鉴,正视史实,走向未来。
这些与明仁上皇陛下夫妇的交往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也深感促进和平的任重道远。
注1 明仁上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1989年1月7日即位,成为日本第125代天皇,年号平成。2019年4月30日退位,改称上皇。
文/图片:王敏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yule/2020-12-01/18648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