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留学生上饶“探酱” ——“鱼鹰”酱油非遗魅力的全球绽放

来源:北方资讯网 艾世民 浏览

小编: 2025年7月18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皂头镇产业园的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国际留学生。他们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

       2025年7月18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皂头镇产业园的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国际留学生。他们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走进这家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酱油酿造企业,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探秘之旅。

热情相迎,开启非遗初体验

当留学生们踏入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门,便受到了公司上下的热情接待。公司基地负责人张贤櫆亲自迎接,为留学生们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概况,让留学生们对即将开始的参观充满了期待。

 

1.jpg 

杨普伟,第六代酱油非遗传人,成为了这次探秘之旅的向导。他带着留学生们走进生产基地,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工艺世界的大门。生产基地里,古朴的酿造设备与现代化的管理有序结合,弥漫着浓郁的酱香气息。

“大家看,雄鹰酱油的酿造从选料开始就十分讲究。”杨普伟指着堆放整齐的优质非转基因黄豆说道,“我们采用优质非转基因黄豆或脱脂大豆为原料,这些黄豆颗粒饱满、品质上乘,是酿造出好酱油的基础。”留学生们纷纷凑上前,仔细观察着黄豆的形态,有的还轻轻触摸,感受着原料的质感。

古法晒酱,领略传统工艺魅力

杨普伟详细地介绍着雄鹰酱油的古法晒酱工艺,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传统工艺的智慧。“原料经浸泡后蒸煮,这一步很关键,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才能保证黄豆的营养和风味。”他一边说着,一边带领留学生们来到蒸煮车间,看着热气腾腾的蒸煮设备,留学生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2.jpg 

接着,摊凉后的黄豆要拌上面粉和麸皮,然后将种曲均匀地散在曲料上翻拌。“这个过程就像给黄豆穿上了一层‘菌衣’,让它们在适宜的环境中发酵生长。”杨普伟形象地比喻道。留学生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有的还亲自尝试翻拌曲料,感受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曲料被送进曲房制曲,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曲料逐渐成熟。“成熟的曲料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这是发酵成功的标志。”杨普伟说道。随后,拌入盐水搅拌均匀,放入陶缸,开始长达半年以上(180天)的日晒夜露。

 

3.jpg 

“在这180天里,陶缸里的酱料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白天,阳光的照射让酱料充分吸收热量,进行发酵;夜晚,凉爽的空气又让酱料慢慢沉淀,形成独特的风味。”杨普伟耐心地讲解着,留学生们听得入神,仿佛能看到陶缸里酱料在时光中慢慢蜕变的过程。

经过漫长的日晒夜露,酱醅完全成熟。将成熟的酱料浸泡后灌入绸布袋里进行木榨机挤压,压榨出的酱油酱香、酯香浓郁,口感醇厚,鲜甜咸适口。“大家闻一闻,这浓郁的酱香是不是很特别?”杨普伟拿起一瓶刚压榨出来的酱油,让留学生们感受那扑鼻而来的香气。留学生们纷纷凑上前,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而且,雄鹰酱油采用国内先进的膜过滤低温灭菌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过滤掉酱油中的杂质,更能保留住酱油的原始风味。”杨普伟介绍道。留学生们对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艺赞叹不已,他们意识到,非遗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企业溯源,见证百年传承变迁

在参观过程中,基地负责人张贤櫆向留学生们介绍了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原来,鱼鹰公司的前身是清末民初由徽商创办的“和馨酱园”,创建于1885年,坐落于上饶市“下节街”。

“在那个年代,‘和馨酱园’凭借着精湛的酿造技艺和优质的酱油产品,在上饶地区乃至周边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张贤櫆说道。留学生们仿佛能看到当年酱园里热闹的景象,工人们忙碌地酿造着酱油,顾客们排着队购买。

 

4.jpg 

1956年,公私合营成为国营上饶市酱油厂,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通过企业改制,成立雄鹰食品酿造公司。2013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旗下拥有“雄鹰”和“鱼鹰”两大品牌系列产品。

“这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张贤櫆感慨地说。留学生们对企业的百年传承深感敬佩,他们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守。

荣誉等身,彰显企业实力担当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上饶市、广信区、皀头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张贤櫆自豪地介绍道。公司目前已获得“江西老字号”“江西著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龙头企业”“非物质遗产传承单位”“三杯鸡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等荣誉称号,以及十二项制酱工艺的国家专利。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们企业实力的认可,更是对我们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的鼓励。”张贤櫆说道。留学生们对这些荣誉纷纷表示赞叹,他们看到了一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5.jpg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理念,聘请国内闻名的酱油酿造大师滕军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酱油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酿造技术总监,聘请黄酒酿造高级技师李元茂为厂长。“我们希望将国内先进的酿造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相结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张贤櫆表示。

品质至上,产品畅销多地受赞

据悉,该公司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卫生行业标准,每道生产工序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紧密跟随酿造产业专业方面的技术和行业发展特点,在保留传统古法酿造工艺的同时不断优化升级。

“我们不仅要传承好传统工艺,更要让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红鹰集团董事长、鱼鹰公司总经理余红鹰表示。现各类产品畅销江西、上海、浙江、福建、安徽、山西、河北、东北等地,深受各地客户的好评。

留学生们了解到,鱼鹰公司的产品之所以能够畅销多地,除了其优质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外,还离不开公司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这让我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说道。

跨文化交流,非遗魅力全球绽放

通过非遗传人杨普伟的生动讲解和实地参观,留学生们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最后的热烈称赞,深深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在我国家,也有类似的传统酿造食品,但中国的酱油酿造工艺如此复杂和精细,让我大开眼界。”一位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说道。另一位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表示:“我会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到的文化带回我的国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非遗文化。”

这次国际留学生走进上饶“鱼鹰”的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场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它让中国的非遗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6.jpg

同时,对于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这也是一次展示企业形象和文化底蕴的绝佳机会。通过与国际留学生的交流,企业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国的非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将继续秉承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在非遗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此次国际留学生走进上饶“鱼鹰”的活动,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人们,让大家在非遗文化的海洋中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它让我们看到,文化是无国界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交流、去传承,就能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艾世民摄影报道)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5-07-24/21826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