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学会论坛: 王镛对话萧玉田、王志纯、陈湘波、裔萼、于洋

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浏览

小编: 中国工笔画学会论坛:王镛对话萧玉田、王志纯、陈湘波、裔萼、于洋“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系列论坛之三在京举行本场主题“当代工笔画的主题性与历史叙

 中国工笔画学会论坛:

王镛对话萧玉田、王志纯、陈湘波、裔萼、于洋

“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系列论坛之三在京举行

本场主题

“当代工笔画的主题性与历史叙事、现实关切”

ATTENTION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是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因为疫情影响,一直延迟到2021年4月首展终于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并先后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江苏省淮安市美术馆巡回展览。工笔画艺术及其内在的工笔画精神,正在成为我们新时代的鲜明注脚。十一届大展入选作品数量大,整体水平高,呈现了最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创作面貌,也最集中地反映出当代工笔画存在的各种问题。本论坛由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学术支持;中国工笔画学会领导集体策划,会长陈孟昕担任总策划,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担任学术总主持。论坛邀请当前国内最重要的工笔画创作名家、美术理论家批评家及其他相关学者共同组成,以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为基础,就“当下工笔画的发展现状”、“工笔画在创作方面需研究的问题”、“工笔画未来发展与呈现”等核心命题展开专题对话。论坛以四场高端学术对话的形式进行。每场邀请一位对当代美术有深入研究的理论家为主导,对话5位工笔画相关创作及研究领域有重要成就的专家,以及非工笔领域的艺术大家。

 

2022年8月17日下午,由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学术支持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系列论坛“当代工笔画的现状与发展”第三场“当代工笔画的主题性与历史叙事、现实关切”,在中国工笔画学会成功举行。六位嘉宾结合“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就“主题性工笔画如何发挥画种的特性,工笔历史画如何利用历史叙事资源,现实题材工笔画如何表现现实关切”等大家关注的话题展开精彩对话。论坛合作的雅昌艺术头条直播吸引了近120万观众在线观看直播和回放。

本场对话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王镛主持。对话嘉宾有: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兼会务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萧玉田;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王志纯;关山月美术馆馆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陈湘波(线上参会);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护修复艺术委员会委员裔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负责人于洋。

王镛主持概要: 主持专家王镛结合本场主题“当代工笔画的主题性与历史叙事、现实关切”,给对话专家提出了三个分论题:1、主题性工笔画如何发挥画种的特性?2、工笔历史画如何利用历史叙事资源?3、现实题材工笔画如何表现现实关切?王镛指出,狭义“主题性创作”通常是指表现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的创作,即我们常说的“主旋律作品”。不过,我们对“主题性创作”还应该理解得更宽泛一些。就中国画创作来说,人物画固然最适宜表现主题性,山水画、花鸟画也可以表现主题性。例如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等14位画家集体创作的《和平颂》,都属于主题性创作。21世纪初叶,国家实施了两大美术创作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启了全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高潮,也促进了当代工笔画主题性创作的繁荣。这两大工程的中国画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工笔人物画,可见工笔画在当代主题性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不仅要探讨一般主题性创作的共性,还应该探讨主题性工笔画的个性。主题性工笔画与其他画种的主题性绘画毕竟有所区别。当代工笔画是一个开放的画种,可以吸纳古今中外多种绘画的元素,但工笔画又是中国传统最悠久最丰富的画种,在笔法、造型、设色等方面都有自身传统的特性。当代主题性工笔画如何发挥画种自身的特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历史题材的工笔画如何利用历史叙事资源,包括中国传统历史画的资源。现实题材的工笔画如何表现现实关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都值得我们思考。

萧玉田发言概要: 纵观中国画特别是工笔画二千余年的发展史,画家的主题性思维在绘画创作中从未缺席。

工笔画是在儒道互补的文化环境中演进成熟的,一直承载着“表意”和“叙事”的双重功能。“寄情”、“表意”的感性表达和“勉志”、“养德”的教化叙事并行不悖,联袂一体,推动着绘画题材领域的拓展和价值功能的开发,不断推出主题鲜明的经典作品。

工笔画在当代主题性绘画创作中有明显的优势。其精工、精湛的语言方式和倾向写实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与盛世气象高度契合的富丽、恢弘的庙堂之气,特别是在“致广大”和“尽精微”双向维度上达到的高度,使工笔画在博大与精深两个美学范畴的对接中彰显了中国文化特质。

现实关切是当代主题性绘画创作的重要切入点,需要画家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情。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中拓宽放大认知领域和情感世界,选择能够生动地描绘时代风貌,能够准确客观的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的题材,创作弘扬主旋律的作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创作工笔历史画,要独构一种“诗化”的历史叙事方式。画家要在各种史料中寻找历史的真相,要在尊重事实、契合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借助文学叙事放飞思绪,使作品成为充满想象力的历史表述,实现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表现交汇融合。

王志纯发言概要: 这场对话的主题正好与工笔画的艺术特性相契合。可以肯定地说,在当代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中,工笔画毫无疑问是主力军,无论是作者阵容还是作品数量都占据相当的优势。在当代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题性创作,总体上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对于工笔画而言,还应该做到情感深厚、语言精致。不仅应该对所表现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更应该充满深情。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如果你对所描绘的对象没有情感的注入,那肯定是画不好的。再一个是语言精致,工笔画,应该创造精致之美!工笔画不是一挥而就的艺术,工笔画是三矾九染、精雕细刻的艺术。工笔画的创作,必须要经过惨淡经营的制作过程。优秀的工笔画作品既要尽精微又要致广大。

宏观来说,当代中国美术正处于从高原到高峰的发展过程中,有志于在这个时代有所创造的工笔画家,其作品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1.传统底蕴,中国工笔画是一个古老的画种。这是当代工笔画发展的优势,我们应该致力于中国工笔画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现代美感,当代工笔画创作必须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具有现代美感。在艺术表现上,要探索一切可能的艺术表现方法。

3.艺术个性,艺术个性包括艺术家对自然、社会、时代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艺术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都是建立在艺术的个性探索基础上的。个性才是艺术的生命,没有个性的艺术是苍白的、概念化的、很难具有感染力的。

4、技术难度。当代工笔画创作,应该具有构成画面形式语言的技术难度。艺术家要用毕生的精力锤炼自己的艺术语言,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和风格,达到任何人难以复制、难以企及的高度和境界。

具有了以上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才有可能创作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精深、情感深厚、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语言精致的,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美感的当代工笔画作品。

陈湘波发言概要: 当代工笔画的主题性与历史叙事、现实关切在我看来,一方面传统工笔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叙事性特别强,或者说主题性强,这是工笔画的特性,与文人画重内心性情抒发的山水、花鸟画不同。这类画作是以作品内容为中心,画作构思方面更注重为作品内容服务,体现了中国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功效;另一方面,装饰性与平面感是传统工笔画的画的形式特性,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装饰性和平面感,这首先是源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程式化方式,更是作者对生活中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表现手法。这都为当代主题性工笔画创作提供了难得的传统资源。

现实题材工笔画应该是最真实地反映出当代生活的现实,,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现实题材工笔画一方面以“应物象形”为手段,它有写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因素又决定它不可能完全写实。因为工笔画中的线条和色彩与真实的物体上是不可能一样的,它们只是用来反映我们对事物视觉感受的虚拟的艺术语言而已。因此,工笔画实际上就具有写实与非写实的矛盾双重性,在这对矛盾中,工笔画的形式特点恰恰是集中体现在非写实,即艺术语言的虚拟性上。严格来说,工笔画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逼肖对象。传统工笔画的所谓写实,只是相对于水墨文人画而言的写实。我们应该看到,工笔画艺术语言的这种虚拟性,所日益显示出来的兼容性和可塑性,为对本土民间艺术、宗教艺术、传统绘画艺术的丰厚积累的吸收,以及西方多种艺术形态地逐步渗入,并为工笔画向现代形式衍变提供了广阔空间。

裔萼发言概要: 第一,发挥工笔画在写实性、叙事性方面的独特优势。主题性创作很多涉及到人物甚至情节的表现,因此,写实性工笔人物画表现突出。当代的工笔画家在人物造型的精准和语言刻画的精微方面,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写实性工笔人物画在主题性创作中大有可为。

第二,保持工笔画在形式语言方面的创新性。近些年来,无论是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还是没骨工笔,在形式语言的创新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当代工笔画家更为注重对工笔媒材的研究与探索,以及表现手法的跨界融合,这大大拓展了工笔画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主题性工笔画的形式语言具有较强的现代感。

第三、深入生活的深度决定艺术表现的力度,工笔画家也不例外。所谓的深入生活,不是背着相机、拿着速写本到处采风、写生。如果心无所系,情无所牵,跑再多的地方,画再多的写生也毫无用处。浮光掠影的采风,无所用心的写生,都是表面文章,结果一定产生肤浅空洞的作品。如果把情感比喻为磁棒的话,那么,带着情感这根磁棒去采风,一切有意味的东西就像磁铁一样被吸附过来,成为有效的创作素材。深入生活的深度,某种意义上就是情感投注的浓度,也就是你那根磁棒的磁力的强度。情感投注得越浓,对现实的关切越真,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越强。现实题材工笔画中的情感浓度,决定了对现实关切的强度,最终决定着艺术作品的高度。

于洋发言概要: 当代工笔画的主题呈现与时代表达,关涉到很多具体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显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当下工笔画主题性与叙事性的时代表征,我们更应从宽泛意义而非狭义的视角理解主题性创作的范畴,主题呈现贯穿于工笔画创作的全过程;其二,关于当代工笔画的图像性与制作性问题,我们应该有辩证的判断认知,也即以包容的态度面对融媒体语境下各类图像对于绘画创作的渗透性影响,同时警惕与反省过度制作对于工笔画本体带来的消解作用;其三,关于工笔画的边界与延展,我们也应从“工”与“写”的关系角度重新省思工笔画的本体属性与艺术规定性,除了研究工笔画的写意性,更应充分发掘工笔画本体的“工笔性”,强化画科本体的核心价值与艺术特质。

从叙事性的角度,自古至今有诸多工笔画经典名作以图像记录承载历史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历史判断。作为创作资源的历史叙事,也赋予了工笔画以特殊的表意方式,除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同样能以寓兴的手法介入社会表达、呈现入世关怀,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写实表现与诗意抒怀之间寻求平衡点与生长点。与此同时,当代工笔画也呼唤具有强烈现实关切意识的高水平艺术作品,从细微的、日常的、鲜活的、带有生活温度的角度描绘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与民生状态,突破对于经典样式的模板化与复制化趋向。

“致广大,尽精微”,源自《中庸》名句,也作为百年央美的校训,为我们提示了这个时代对于工笔画的期许。在工笔画法的精微表达中,应面向更为广阔、宽宏、富有精神高度的时代需求。这是工笔画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路向,也是使其从传统画科走向当代艺术生态的必由之路。

王镛在总结时谈到: 今天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大家都认同当代主题性工笔画概念外延的拓展。诚然,狭义的主题性绘画是指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并重点表现重要历史题材或政治主题的绘画。但今天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背景下,狭义主题性已经具备更加的包容性,以人民为中心、表现人民群众的平凡生活、表现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精神、表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是国家意志提倡的大“主题”。这也得到了国家文艺方针的肯定和支持,极大地拓展了主题性工笔画的表现视野。不止工笔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领域都涌现出大量让人振奋的作品。主题性工笔画在当代的发展前景尤为值得期待。

据悉,本次学术论坛的第四场对话将于2022年8月下旬举行。(供稿/李涛)

直播幕后 精彩花絮

论坛直播由中国工笔画学会驻会及相关人员组织实施 ,为确保直播顺利进行,会长陈孟昕亲临现场安排协调。工作人员各负其责,专家认真准备,是每场直播的根本保障。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22-08-21/1961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