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为进一步做好2022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研究探讨国际体育赛事传播前沿热点问题,7月9日至10日,首届体育赛事传播国际论坛在北京体育大学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做好2022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研究探讨国际体育赛事传播前沿热点问题,7月9日至10日,首届体育赛事传播国际论坛在北京体育大学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主论坛主题为“聚焦全球赛事传播 助力2022北京冬奥”。两个分论坛的主题分别是“赛事内容制作创新与发展”和“媒介融合与国际传播中的体育传播研究”。
本次论坛由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开闭幕式工作部副部长常宇,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杨培丽,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工程技术总监Isidoro Moreno,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北京冬奥会制作团队协调人Bobby Wang Haiwei,体育艾美奖高级副主席Steve Ulrich,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副总裁Daniel Fleschner,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邢尚杰等嘉宾和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邢尚杰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对各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邢尚杰在致辞中表示,体育赛事转播是体育文化产业链条中的有机组成,拥有世界上最大范围的收视群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奥林匹克一样追求卓越的体育转播工作更需要主动改变,用更科技、更国际、更创新的方式呈现体育赛事。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一直以来肩负着新时代体育人的传播使命,致力于加强体育赛事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传播人才。目前学校的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在产品研发和应用、制作团队培养和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学校还组建了体育赛事解说人才培养实验班和体育赛事资源(节目)制作人才培养试验班,派往西班牙等国,为全面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体育赛事制作与解说人才搭建国际平台。邢尚杰表示,希望首届体育赛事传播国际论坛能一直办下去,将其打造成为开放交流的平台、汇聚思想的平台、融通中外的平台。
杨培丽在致辞中表示,高质量做好转播工作,对于成功举办一届奥运盛会,提升主办国家和主办城市的影响力至关重要。作为“双奥之城”,早在2008年北京就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一届奥运赛事的精彩转播,2022年冬奥会转播工作也将对新时代北京市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筹备服务北京冬奥会过程中,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助力北京冬奥会8K超高清试转播、推动北京冬奥会科技冬奥专项攻关、落实北京冬奥会有线电视专网建设、加强北京冬奥会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工作进展顺利。杨培丽表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继续与北京冬奥组委、北京体育大学等各方面密切合作,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携手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生动展现奥运筹办促进城市及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成果,为推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常宇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战线的排头兵、高端体育人才的摇篮和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体育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在体育教育各个领域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高度发达的时代,新技术为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体育赛事转播流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拍摄方式、转播装备、呈现方式都在不断创新,呈现出一批新技术、新应用、新趋势,这将会给观众以更加丰富、震撼的观赛体验。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致力于让观众体验到一个不一样的、能够互动交互的冬奥会。常宇表示,今年10月筹办工作即将转入“测试就绪阶段”,这对新闻宣传和转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赛事转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兼具转播工程的科学性和转播表现力的艺术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体育赛事转播在生产、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科研机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相信本次论坛会为冬奥会电视转播与内容管理、国际传播中的体育传播研究、前沿传播技术与设备应用等问题找到一些我们的思考和答案。
开幕式结束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工程技术总监Isidoro Moreno,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北京冬奥会制作团队协调人王海威,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三位嘉宾,分别以“大型体育赛事新技术趋势”“奥运电视转播的多国部队”“北京冬奥媒体运行”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演讲,并同参加会议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Isidoro Moreno着重强调了技术将带来奥运公用信号制作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云技术带来的新效率;数字和社交媒体内容的新需求扩展了OBS服务范围;未来转播会更加智能,具体而言是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王海威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的机构构成、夏季和冬季奥运会转播团队的组成、中国制作团队的优势项目等方面介绍了奥运电视转播机构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共享仍然是奥运电视转播的未来。
徐济成分享了媒体运行对冬奥主题传播的重要性。他重点介绍了媒体运行与新闻宣传的区别,奥运会媒体运行的基本概念、主要客户群、主要业务口和奥运会媒体运行最新变化。在对里约奥运会媒体数据进行回顾的同时,对媒体运行在中国的推广运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9日下午,本次国际论坛的两个分论坛顺利举行。在“赛事内容制作与创新与发展”分论坛上,体育艾美奖高级副主席Steve Ulrich,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奥运节目与内容副总裁Daniel Fleschner,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实验室主任李岭涛教授,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体育技术团队负责人石锋,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毛宏伟副调研员,分别围绕“体育艾美奖:卓越与创新”“科学研究与奥运报道”“体育赛事转播的趋势分析” “云端数字化转播”“科技冬奥专项——开启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新篇章”发表了主题演讲。
Steve Ulrich 在演讲中介绍了体育艾美奖在美国体育电视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援引案例说明体育艾美奖是如何见证体育电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他以2018年体育艾美奖的获奖为例,详细介绍了体育艾美奖的奖项设置及评选过程。
Daniel Fleschner从科学研究与奥运报道的关系入手,运用生动的故事介绍了NBC奥运报道的诸多优秀选题是如何从严谨而扎实的调查研究中获得灵感和线索的。
李岭涛对体育赛事转播的趋势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明确变化的根源即受众需求、技术进步和媒体进化;二是梳理变化的趋势,即个性化、沉浸式、陪伴式、参与性、延伸性、垂直化和轻量级。
石锋主要介绍阿里云端数字化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并以足球转播为实例,讲解了其强大的算法性能在实例跟踪、面部识别等方面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另外,未来的解决方案包括人工智能在足球、篮球项目转播中的使用,以及全平台(All-in-one)的数字化媒体的出现。
毛宏伟重点介绍了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9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和研制过程,以及配合央视完成冬奥会转播任务的情况,在具体技术层面主要讲解了围绕8K超高清电视、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AVS3在广播电视制作领域的应用实验。
在“媒介融合与国际传播中的体育传播研究”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钟新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维佳研究员,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毕雪梅教授,奥克兰大学前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主席Toni Bruce教授,分别围绕“举办北京冬奥会、提升中国‘好国家’形象:基于对利益相关方体验愿景与国际舆情的分析”“体育传播与非洲数字电视发展的新格局”“体育赛事转播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体育转播的思考:将性别问题列入议程”发表了主题演讲。
钟新的讲演围绕三个部分,首先是针对国际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与期待的一项国际调查,主要结论是中国强大了,应该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作更多国际贡献。其次是一项关于北京冬奥会利益相关方的体验愿景调查,主要结论是希望北京冬奥会贡献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中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世界人文交流、科技发展。最后是举办北京冬奥会、提升中国“好国家”形象的建议: 参考“好国家”指标 ,办好北京冬奥、讲好北京冬奥故事。
王维佳重点介绍了非洲的数字电视市场情况,并以StarTimes公司为例讲解了在非洲各个国家的运营特点,以及体育赛事传播在其中的份额和优势。
毕雪梅以中国团队制作的羽毛球、乒乓球和体操项目转播内容为研究样本,提出了赛事转播中三种图式:说明图式、事件图式和情感图式,同时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了赛事转播的两层叙事以及两层叙事者和受叙者等叙事特点。
Toni Bruce的演讲将性别问题列入议程,Toni在2016年的一篇研究中总结了女性在体育媒介中表征的16项依据(rules),在此基础上,她提出在赛事转播中应重视性别作为议程设置。
10日上午,与会嘉宾与部分参会代表举行了圆桌会议,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论坛聚焦奥运赛事传播前沿热点问题,用国际化的眼光审视和解读中国体育赛事传播的发展,从中国视角看全球体育赛事传播的趋势,为做好中国体育赛事传播,特别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赛事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tiyu/2019-07-15/11606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