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通讯方式)。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设东、西、南3个门。各门都有两道城墙构成瓮城,设内外砖砌拱门,互不相对,便于防守。城楼高踞内门之上,分上下两层。城墙平均高约5米,厚约4米。巨石基台,墙身外壁砖砌成,内壁用三合土筑成,顶面以砖铺,其外侧砌有垛墙(又名女墙),垛墙上建有射口2000多个。整个城墙之上筑有16个堡垒式台城,台城与城墙合为一体,向外凸出,可以向左右瞭望或射击。垛墙以内为兵马道。城墙外有城壕,深二三米,宽五六米。
城墙以砖石砌成,周长5华里,高11.61米,宽6米,城壕深5米,宽8.3米。设东西南北四门。城中建筑方正对称,城西建演武厅1座,供军士操演习武。
所城呈正方形。城墙两面砖砌,中间黄土夯实,周长4华里,城有4门,用来巡检部属。
古称“校场”。占地约100余亩。筑有旗台1座,演武厅3间。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宋代有一本书,叫做《武经总要》,你可以看一下,宋朝是除秦朝外,中国军事史武器装备最为先进的一个时代,虽然他不断地被外族入侵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
2012-07-04展开全部武器库古代军事知识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11-05/1513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