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我们国家这么大海域,没有远程探测雷达,很难保护我们的国防安全
我们国家这么大海域,没有远程探测雷达,很难保护我们的国防安全。那时,大部分海域看不到、管辖不到,别人进入我们的海域,比如到岛礁捕鱼、勘探石油、建立钻井平台等,或者敌方目标进来,我们都不知道。如何能看得远、如何把我们的海域全都保护起来,这是国家的需求,所以一定要做出这个新体制雷达。
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工程化应用,再到更实用,刘永坦一辈子都在研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万事开头难。要想建设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首先需要创建完备的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这一步,刘永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和工作。在英国,刘永坦的才华得到其合作教授谢尔曼的赏识,谢尔曼让他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全部研制工作,这一技术对刘永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一年多以后,刘永坦顺利完成了这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号处理机研制工作,被谢尔曼评价为“是一个最有实用价值、工程上很完善的设备”,“贡献是具有独创性的”。
通过这次科研任务,刘永坦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的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国家海域辽阔,没有远程探测雷达,很难保护国防安全。世界上上千种雷达中,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不少国家致力于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1981年的金秋,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立刻起程回国。此刻,他的心中已萌生出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这是一场填补国内空白、从零起步的具有开拓性的攻坚战。刘永坦根据当时世界上雷达的最新技术信息,运用自己在国外取得的科研新成果,采用了独特的信号与数字处理技术,提出研制中国新体制雷达的方案,并完成了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此后,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刘永坦主持的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丰硕成果,系统地突破了传播激励、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6年7月,原航天工业部在哈工大举行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50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刘永坦团队“已经掌握了新体制雷达的主要关键技术,某些单项技术已经进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具备了进一步完善雷达系统设计并建立实验站的条件”。从此,新体制雷达从预研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
刘永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引领者,1991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率领团队全面自主创新,实现对海新体制探测理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
传统的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国家海域辽阔,没有远程探测雷达,很难保护国防安全。世界上上千种雷达中,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不少国家致力于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9-09/1318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