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知识》“兵小白”系列科普活动来了!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近日,12名对兵器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兵器知识》杂志社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并举行了首次“兵小白”系列科普活动

  近日,12名对兵器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兵器知识》杂志社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并举行了首次“兵小白”系列科普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看到了过去只能在书籍和电视上看到的众多神兵利器,专业人士的讲解加上实物参观的组合,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和家长们。

  大家参观了一楼大厅的战斗机、轰炸机、快艇和水雷鱼雷,二楼的机枪展区,以及地下一层的坦克大厅、陆军兵器技术科技馆。

  《兵器知识》副主编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讲,讲解过程中除了能看到展出的各种兵器实物,杂志社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科普挂图,给大家介绍经典展品的来历和战斗故事,以及相关的兵器技术原理。

  “这架有朝鲜军徽的米格-15,当然就是咱们英勇的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的战鹰。彩绘图展示了当时的一些空战场景,还有英勇战鹰的对手——美国F-80、F-84、F-86战斗机。博物馆里有这些侵略者的实物吗?”

  大家正在参观“佩刀”和“油挑子”,军博的刘中刚馆长来了,和杂志社交流了一下科普活动开展经验。

  副主编讲道:轰炸机一般都是这样平着展开的机翼,战斗机的机翼,我们刚才看过的几架,大多是往后展开的……

  画外编辑旁白:这前面一堆都是小学同学嘛。别看现在是“兵小白”,以后可没准就是大V,老鸟们也是从菜鸟长起来的嘛。

  前面纷纷提问:下面还有这么多炸弹啊!那边还有一架更大的,是不是最先进的轰炸机啊?能带多少颗炸弹啊……

  副主编的尴尬:可惜,这两架都是苏联设计的老式轰炸机,图-2跟轰-6。现在美国俄罗斯的大型轰炸机,一架就几乎能塞满这个大厅,载弹量比轰-6多了十几倍。

  “水雷鱼雷,都是价廉物美的‘水下杀手’。”刚介绍完“白条”鱼雷的尾巴为什么有两个螺旋桨,长犄角的“黑胖”水雷大肚空空,眼尖的同学们就看到了“黑白双煞”中藏着的一个小绿棍。原来那也是水中兵器之一——反潜火箭弹。

  “抗战时期的日军‘鸡脖子’,正式名称,大正三年式重机枪。气冷式机枪的代表,日本人从法国人那学的。”给同学们介绍完这款重机枪,自然要讲讲日军的轻机枪,“歪把子”。在对面的展柜里,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它,毕竟“歪”这个特点实在是太独特了。

  二战时最成功的机枪,无疑是MG34、MG42。同学们很快就根据外形特征和铭牌,在这面墙上找到了它们。

  刚看完重量不到4吨的意大利CV33“坦克”,转身就面对这么一大片“装甲”——

  不过它怎么在水上前进,大多数同学是看到履带板上的“m”形划水板后才了解。

  看完老坦克,再到陆军兵器技术馆看新坦克。99式!可惜是个模型,与真家伙相比,质感还是存在差距。

  现代坦克的发展技术,可谓是五花八门。这里的装甲除了钢板、陶瓷这类材料外,用炸药做的装甲让在场的观众们倍感惊讶,甚至很多同学是第一次听说这类的装甲。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我军历史上的英雄艇和英雄坦克等武器,也听到了英雄武器们背后的传奇故事并知道了一些有趣的兵器知识。随着时间的推进,首次“兵小白”科普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家长们的啧啧称赞中落下帷幕。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8-12/12159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