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中小学教师赴英执教数学课与英伦师生共同分享“可爱的数学”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1.请选择订阅信息类别并填写好您的邮件地址后按“订阅”按钮,您的邮箱中会收到一封确认信件,请点击确认信件当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1.请选择订阅信息类别并填写好您的邮件地址后按“订阅”按钮,您的邮箱中会收到一封确认信件,请点击确认信件当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2.如果您需要修改订阅内容,只需重新选择订阅信息类别,输入邮件地址,您的邮箱中会再次收到收到一封确认信件,请点击确认链接确认订阅新的信息类别即可。

  3.如果您需要取消订阅功能,可以通过点击邮件中的取消订阅按钮,确认要取消的信息类别即可。

  一系列事件,彼此关联着。2012年上海学生PISA测试两获世界第一;2013年《纽约时报》发表《上海的秘密》;2014年中英签约开启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

  由此,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首次开展大规模教师交流,5年来中英互派5批中小学教师720多人次,直接惠及数百所学校、数万名学生。

  那么,中国上海的老师们究竟告诉世界怎样的“秘密”?本报记者随近期赴英执教当地数学课的86名上海中小学教师,找到英伦师生正在探索并挂在嘴边的“上海路子(ShanghaiWay)”。

  伦敦西部富勒姆地区,一座120多年的老学校兰福德小学。“24+39+176=?”“92+92+92+24=?”五年级数学教室里,来自上海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的杨丽老师,在白板上写下几道加法题。没几秒钟,班上十几名学生纷纷拍掌示意完成。

  “24+176=200,答案是239”;“24=8+8+8,凑成3个100”看上去,英国小朋友对于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已经有点小“套路”。

  杨老师把这个单元叫做alovelynumber(一个可爱的数字):24。因为24在加法和乘法中都有“分身术”。杨老师又出了几道乘法题:25×24×4;125×24。因为25、125和4、8是“搭档”,可以成百上千地算,而24就按需拆分为4或8。“那么99+98+97+96+10,或者125×32,也是同样算法。”杨老师举一反三,同学们心领神会。

  “one/nine、one/nine,bestfriend”(“一九,一九,好朋友”)可以听到,“找朋友”凑整数成了英语顺口溜;可以见到,中英数学教师跨国找朋友、探路数。

  去年兰福德小学马克斯蒂芬森老师来沪交流,在七宝明强小学听了四年级数学课。“哇,还有这样的巧算!”对于活用运算定律,他非常激动,当时就订制了“巧算课”。

  原来,英国学生计算习惯列竖式,一步步死算,结果不耐烦,更不感兴趣。杨老师上第一课时,学生也有畏难情绪;几节课下来,“秘密”不再是“秘密”,几乎所有人都能快速反应,建立算术自信。

  指导教师乔纳森伊斯特来自英国国家卓越数学教学中心(NCETM)伦敦西区数学中心,他坦言,有些英国父母不喜欢数学,也不管教孩子数学,结果造成“代际复制”。作为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的实施方之一,NCETM小学部主任黛比摩根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扭转社会观念,保证国民数学素养。”其实,很多人拥有数学潜力,应当从小牢固数学基础,否则可能越学越难,越无信心

  兰福德小学每个年级就一个班,但学生家长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半数人因经济等原因受到政府资助。目前校长和老师们正淡化一些较大学校按学业差异分班分层的做法,相信上海老师带来的理念“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数学”。

  3年前,上海复旦实验中学数学老师陈亮第一次作为交换师资访英;3年后,他又一次回到英国课堂,在汤顿小镇上的城堡学校任教。而他的“伙伴老师”西蒙杰克和吕蓓卡墨菲,去年访沪的对口校正是复旦实验中学。这也是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采用的校际互访、教师结对机制。

  “3年的变化还真是不小。”陈亮告诉记者,与原本“各自为政”“不相往来”的英式课堂相比,如今越来越多英国老师乐于自己的课堂“对外开放”,接受其他教师观摩。同样,越来越多英国教师认同一个新的专有名词:TRG(Teachingresearchgroup),也就是中国人熟悉的教研团队。比如每周一次TRG,老师们放学后集中,进行分组讨论。杰克、墨菲等开始相信,抱团教研有助于提升教法,掌握上海数学模式。

  TRG是送给老师的“秘密”。上海市教委、英国教育部分别通过上海师范大学和国家卓越数学教学中心组织协调,每次上海老师在英代课,都有20到50名英国老师旁听。杨丽她们上完课就移步会场,用英语与英国老师们一起说课。几轮赴英以来,累计已有1.2万名英方教师涌向英格兰观摩课程。

  “国家卓越数学教学中心在英格兰建了35个数学中心(HUB),伦敦当地共6个,你看他们社交媒体上,每天可以看到人头攒动观摩课堂的画面。”作为此项目中方负责人之一,代表上海师大张民选教授团队的教育学院副教授黄兴丰遍访英方学校,他认为HUB正是枢纽,英国正在逐步形成上海“市、区、校”三级教研机制,每个HUB分工支持6到7所骨干学校,从体制上改变没有教研活动的传统。

  尤其进入中学阶段,样样都教的英国“全科教师”配置也有变化。国家卓越数学教学中心中学部主任凯罗尔耐茨就特别关注此次上海成规模地选派16名初中教师,分别前往8所英校进行专业教学。“她们精致的教法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耐茨更希望本土教师也取得长足的专业发展,“我们正让专业化教师带动非专业教师,请专业数学教师每周有一天去其他学校交流,”她表示,“先确保做对,再扩大范围,并持之以恒。”

  根据几个月前双方新签署的《关于数学教师交流的谅解备忘录》,在前两轮以小学数学教师交流为主的基础上,新一轮合作将全面进入中学领域。

  “我们家4口人,永远在分披萨,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在兰福德小学的另一间数学教室里,7岁的诺瓦直言,他并不喜欢“切披萨饼”。

  令诺瓦新奇的是,浦东南路小学徐颖捷老师开的“分数课”,竟从中国古典园林“豫园”说起。徐老师用英语介绍豫园小吃,随后分数题来了:一笼12个小笼包的1/3是多少?一串8个糖葫芦的1/4是多少?对于抢答上台的学生,台下同学们做出数字“8”的手势,表示打出一个正确的“”。

  “其实,英国小学生比中国小学生更早学到分数,”校长西默斯吉本斯也考虑是否进度太快,“中国老师授课,先作铺垫、讲透概念,看似步子很小,但步频连续,其实并不慢。”

  与此同时,上海老师也在英国反观本土教育。在泰晤士河南岸的哈里斯学院,来自上海市实验学校和建平西校的数学老师蔡忠凯、王元兴掌握着数学课堂的英国特色。平常,中国老师或许对学生直言不讳“你做错了”;而交流沟通中,他们不再直接否定,只是说“这个答案,有点意思”保护学生积极性。

  另外,英国校规甚至地方法律规定不能布置家庭作业,而当地一节课长达一小时,比中国多50%左右。王元兴就多花几分钟进行随堂练习,从中观察教室里每个学生,实时了解个体问题。“随后,把其中3个错误写到黑板上,不点明谁的答案,分享并订正。”

  东西方共享着教育的“秘密”。黄兴丰博士认为,跨文化交流应当“持经达变”。“这里的经,是上海数学教育的优势,但绝不能生搬硬套,也要因地制宜融合英国社会和学校的文化特征,在此背景下创新海派课堂教学,同时海纳百川各取所长、为我所用。”

  “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在这个世界上做了很多年好学生;而今,我们也可以做做好先生。”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表示,上海有条件也有能力在数学等教育领域从“追兵”变“标兵”。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下,这第一个由发达国家资助、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教师互派项目,正在促进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

  上海市人民政府地址:人民大道200号邮政编码:200003联系电线网站地图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19-03-20/7159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