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未来7年只装备15架苏57或只是中国歼20一年产量俄罗斯天军俄军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原标题:俄未来7年只装备15架苏57 或只是中国歼20一年产量俄罗斯天军俄军_新浪军事_新浪网  1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确认,两架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4战斗轰炸机在鞑靼海峡上空的训练中发生剐蹭事故,事故造成一架战机坠毁,机上两名飞行员跳伞后一人获救,一人至今下落不明,另一家苏-34战机一台发动机受损,并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机场成功降落

  原标题:俄未来7年只装备15架苏57 或只是中国歼20一年产量俄罗斯天军俄军_新浪军事_新浪网

  1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确认,两架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4战斗轰炸机在鞑靼海峡上空的训练中发生剐蹭事故,事故造成一架战机坠毁,机上两名飞行员跳伞后一人获救,一人至今下落不明,另一家苏-34战机一台发动机受损,并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机场成功降落。事故发生以后,俄罗斯空军宣布所有现役的苏-34战机全面停飞。

  从事故角度看,事发当时的两架苏-34正与其他5架苏-34一道进行编队训练,出现空中剐蹭这样的意外虽然罕见,但也远不至于要“定体问,我陷思”,事后俄罗斯空天军停飞苏-34机队的操作也算常规,按照道理说,只要时候调查确定事故不是因为飞机本身的故障导致,那么这次事故除了让俄军损失了两架苏-34(单发迫降那架未来可以修复)之外,估计也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按理说这次剐蹭事故中俄军飞行员的处置能力还是很强的,从鞑靼海峡上空发生事故之后,其中一架受损的苏-34靠着单发飞行了超过350公里并且顺利降落,也体现出这款战斗轰炸机相当不错的飞行性能。

  不过对于俄罗斯空天军来说,新年就出这么个一等事故,显然不是个好兆头,而从其他的事情来看,不得不说,俄罗斯空天军的2019年,可能有点糟心。

  这其中主要的点,可能就在于苏-57这种对于俄罗斯空天军关键性的装备投产和服役的延迟上。作为一款2010年1月29日就进行了首飞的第五代战斗机而言,苏-57到现在已经有10架不同状态的原型机投入了试飞工作,即使考虑到有原型机要作为“产品30”的按照试飞的飞机数量来说,这个数字用于让飞机定型应该说是完全够用了。

  苏-57都已经能给叶戈罗夫大侄子表演四机编队,说明试验科目应该也搞得七七八八了

  从试飞时间来算,苏-57要比歼-20早了差不多一年,虽然中间有5号原型机在2014年6月因为发动机起火烧毁后半机身,导致该机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修复,并且因为挪用了6号原型机的不少零件,顺便耽搁了后者的装配进度。但是整体的试飞时间仍然可算相对充裕。特别是考虑到苏-57的构型技术和传统的苏-27系列相比还有不少的继承性,而且俄罗斯面对的北约国家五代机压力也不比中国小到哪儿去,理论上俄军也应该将该机“从速定型服役”。

  5号原型机的烧毁在当时是一个大事,但整体上不至于太影响苏-57的试飞进度

  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空天军已经签订的合同虽然包括了苏-57的量产机型,但按照俄罗斯塔斯社的说法,2019-2020年的两年时间里,俄军要交付的苏-57数量是——2架。也就是说,2019年交付一架,2020年再交付一架。

  这个数量无论如何也实在是太少了,俄军自然不可能指望着这两架苏-57来“撑起俄罗斯天空的保护伞”,所以俄军自然是需要有更多的后续订单,不过按照塔斯社的报道,这后续订单现在根本没定,而是“按照计划于2020年签署”的后续13架苏-57订单。且不说这2020年签署的订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投产交付(俄罗斯自己的说法是签合同之后5年交付,差不多一年2-3架),光是这“计划签署”的口气就让人好不了了。

  特别是考虑到施佬一直开玩笑的所谓“毛子三哥化”的费拉趋势,两年之后俄罗斯能否足额保障签署这项订单,现在还真是难说。

  航空业不好说,这造船业上,三哥“十年磨一舰”的功夫,毛子可是学了七八成了……

  不过这13架订单还不是纯粹的量产订单,因为在塔斯社的消息里还有这么一句:“这13架中的部分要装备第二阶段的发动机”。这倒也算是部分证实了一个之前传闻已久的说法,那就是俄罗斯对于目前使用“第一阶段发动机”的苏-57的性能并不满意,可能会在少量采购之后直接跳到“完全体”的苏-57上去。

  目前的苏-57原型机里,除了正在测试“产品30”的2号原型机之外,其余的飞机理论上使用的“第一阶段发动机”都是被称为AL-41F1(或者更常见的称呼“117”)的涡扇发动机,按照俄罗斯自己的宣传材料,这款发动机最大推力147KN,重量还比普通的AL-31F减重了,因此其推重比虽然还没法追上美国人的水平,但是在全世界的战斗机涡扇发动机里也算是性能不错的。

  至于“第二阶段产品”的“产品30”就比较扑朔迷离了,按照目前的说法,这种发动机的最大军推至少有98KN,最大推力则可能达到178KN。老实说,这个数据其实特别像网传各种涡扇15性能指标的上限产品(实际上这个指标真的也是过于高了),如果“产品30”真有这样的表现,且现在就已经达到了装机试验的进度,那么如果一切顺利,再过3年左右的时间,确实也能够赶上在这13架订单的最后1-2批,把达到定型状态的“产品30”装到量产型苏-57上,使得该机在飞行性能上达到最初设定的理想目标,还是挺有希望的。

  当然,这期间少不得要折腾折腾苏-57的这些原型机。不过如果2025年左右俄罗斯能搞定苏-57完全体的平台,那么该机在俄式作战体系下对抗北约五代战机的行动,也不能说是毫无希望。

  唯一的问题是,这意味着未来的5-7年里,俄罗斯空天军实际上仍然处于没有整建制的五代机部队的状况中。即使按照最顺利的情况,2025年以前俄罗斯空军也只会订购15架量产型苏-57战机,这其中还可能有3-6架是使用“产品30”发动机的新型号。按照一型新战机的服役顺序,这些战机自然应该优先配属利佩茨克航空训练中心——1985年苏-27刚刚入役时,正是这里的第4作战训练中心接装了首批的12架苏-27,为后续的几个歼击机团提供了换装培训。

  如果使用“产品30”的新款苏-57一切顺利,那么在头几架交付给利佩茨克之后,2026年开始生产的苏-57应该就能装备作战部队了,如果俄罗斯的经济情况足够宽裕,加上苏-57增产顺利的线年左右,俄军将至少拥有1-2个装备苏-57战机的歼击机团可供实战——这差不多是按照俄罗斯目前规划最乐观的状况。

  对比一下,歼-20在2017年开始列装部队,2018年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2019年,大家已经能看到换装歼-20的部队返回自己的场站开展训练……按照这个速度,虽然歼-20目前的状态(以及使用增推板“太行”的状态)在飞行性能上还与其预想的“完全体”有不少差别,但从现在到2030年,解放军不仅有至少10年的时间推进歼-20”A状态”的量产,还能同步进行歼-20升级动力的测试,并且及时将“B状态”投入量产——以2030年为节点,二者届时保有的战机数量的差异,显然是一望便知。

  当然,这一数量差异背后展现的,并不仅仅是俄中两国在航空工业战机研发技术实力或者决策水平上的高下,而是两国作为世界一流空中力量,其背后支持的综合国力之间的差异。对于五代机领域的角逐,这才是未来不同国家能够产生分歧的关键之处。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12-14/16273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