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初夏,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马集镇明德小学,一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屹立在记者眼前,楼里传出悦耳而稚嫩的琅琅书声……但在几年前,这所小学十几个班的学生还挤在很狭小的空间里上课,一个班要容纳七八十人,老师们只能在洗漱间工作
初夏,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马集镇明德小学,一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屹立在记者眼前,楼里传出悦耳而稚嫩的琅琅书声……但在几年前,这所小学十几个班的学生还挤在很狭小的空间里上课,一个班要容纳七八十人,老师们只能在洗漱间工作。
这所学校的改变,要归功于一名退役军人——山东申科集团董事长王兆才。“30多年前,我就是从这里带着梦想走出去的,今天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多做点事情、为母校的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欣慰和幸福。”在为明德小学捐款的仪式上,王兆才表露心声。
王兆才出生于嘉祥县一个农民家庭。1977年,刚满16岁的他参军入伍,成为空军第十六航校的一名学员。入伍不久,他在部队举办的空中通信大队比武中斩获头筹,立下三等功。
入伍10年后,王兆才转业到济宁市一家国企工作。当时,他所在的企业没有绩效考核制度,但他依然选择拼尽全力。作为业务员,王兆才辗转天津、上海等地,每年回家的天数不到20天。“军人就要有付出精神,踏踏实实做事。”王兆才感慨道。
上世纪90年代,王兆才因国企重组而下岗,每天无所事事,不知该何去何从……
“军人不能被这点挫折打垮!”妻子不忍看到王兆才每天陷于失落,鼓励他,“不怕吃亏的精神你有,奋进的精神你也有,现在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好时候,怎么创业的闯劲你没有?”王兆才被妻子一句话点醒,重整行装开始了创业的跋涉……
1999年,王兆才抵押了房产,东拼西凑了20万元,租下一间门市房,成立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他立下在别人眼中不太现实的“雄心壮志”:10年内做到地区领先,20年内成为地区行业龙头。创业以来,王兆才每天6点起床,经常工作到晚上11点才回家,全年几乎无休……“部队培养出的韧劲帮我实现了目标。”王兆才说。
王兆才把自己在部队的经验“搬”了过来,部队的作风、军人的品质,成了王兆才对员工的要求。“我要传承弘扬军人奉献精神。军队管理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其实放在企业也同样适用。”他说。
记者发现,在公司里,员工见到王兆才,打招呼时会不约而同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一名员工向记者解释道,大家习惯地称呼王兆才为“老班长”,是因为他平易近人,这样称呼没有距离感:“在公司里,无论年龄大小、级别高低,大家都是一起奋战的‘战友’”。
称呼王兆才为“老班长”,还有一层原因,即退役军人在公司员工中占很高的比重。创立公司以来,王兆才一直致力于解决退役军人的就业,吸引了大量退役军人来到申科;在公司中层干部中,有21人为退役军人。“从部队退役,我也经历过‘迷茫期’,后来才慢慢摸索到了方向。我想为大家做点实事,帮他们度过这段‘迷茫期’。”王兆才说。去年,得知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王兆才喜上眉梢:“退役军人有了‘娘家’,就有了归属感,要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这个群体的关爱和重视。”
奉献是军人的底色,王兆才始终没忘记这一点。1992年,王兆才回乡过年时,看到村里3个小孩趴在路边的石台上写作业,手冻得像红萝卜……农村孩子的贫困生活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王兆才决定拿出80元资助老家的困难孩子,让他们好好读书。80元,对于当年靠百十元工资吃饭的王兆才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从此,捐资助学、扶危济困,逐渐成为王兆才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王兆才还时常在网上选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默默地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我在部队生活战斗了10年,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革命军人,现在有能力了,回馈社会责无旁贷。”王兆才说。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6-27/11145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