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为应对已经变化了的国际安全形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原有的军事战略,并对传统防务政策进行变革,全球军事力量部署开始新一轮的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为应对已经变化了的国际安全形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原有的军事战略,并对传统防务政策进行变革,全球军事力量部署开始新一轮的调整。
作为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国,印度素怀大国之志。早在独立前,尼赫鲁就在其所著《印度的发现》中写道: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尼赫鲁的这一思想便成了印度独立后争当世界大国的国家战略基础。当前,具有浓厚印度教色彩的印度人民党政府追求大国和强国地位的心态更显迫切。为加快推进大国战略,印正积极进行军事战略调整,实施军队改革,全面加强国防建设。
据《印度国防年鉴》登载,印三军目前总兵力为117.3万人,是南亚地区其他各国兵力总和的两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排行老四。其中陆军兵力98万人,编成5个军区,具有较强的火力、机动能力和突击作战能力;海军5.3万人,编成2个舰队,具有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空军14万人,具有纵深打击、战略机动和综合防空能力。
进入新世纪后,印度及时推出了新军事战略理论,其核心是变消极防御为积极防御,强调主动出击,准备打有限战争,争取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2002年1月24日正式宣布,印已将打有限战争作为今后的主要作战形式。在新军事战略指导下,印正在国防体制、武器装备和核打击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变革。
首先,印军决定改革长期实行的三军分立体制,其中心环节是建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的指挥系统-国防参谋部。作为国防参谋部的过渡机构,印军已设立联合国防参谋部,并将三军的情报、采购等部门进行合并,置于其统一领导下。此外,印还于今年初设立了核指挥系统,该系统由政治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战略部队司令部组成,其中战略部队司令部归属联合国防参谋部。随着指挥体制改革的深化,印军的协同作战能力正在得到逐步提高。
其次,进攻性军事战略要求更多、更先进的进攻性武器装备。近年来,印军进一步加大改善武器装备步伐,并将此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据《印度教徒报》报道,2003-2004财政年度,印国防预算为136亿美元,其中用于装备采购的资金达45亿美元,较上年度增加约40%。目前,印陆军装备有各型主战坦克3400余辆、装甲车1350辆、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5000余门;海军装备有主要舰艇94艘,其中航母1艘、常规潜艇19艘、驱逐舰7艘、护卫舰37艘;空军装备有包括米格-29、美洲虎、幻影-2000和苏-30等在内的各型战机近1000架。
第三,为加强战略威慑和远程打击能力,印度一直在努力发展核导武器,加速建设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据报道,在运载工具方面,主要通过大地和烈火两种型号导弹的研制以及幻影-2000和苏-30两种战轰机的装备,印已形成陆基和空基短、中程核投掷能力。同时,印在加紧研制核潜艇,并在加速发展远程和洲际核投掷能力。此外,印政府还出台了新的核政策,一方面重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另一方面又坚持拥有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有权在遭受核生化攻击时进行核报复。
第四,印军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印军十分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其中,陆军将加强精干和高效的技术型部队建设;海军将努力提高部队的信息战和电子战能力,重点加强2支航母编队的建设,适当增加驱逐舰和潜艇数量;空军将积极发展航空航天部队,力争尽快将高科技作战飞机占战机总数的比例提高到30%。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以印度教为基础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笃信实力主义,将发展军事实力特别是核导能力视为迈向世界大国的捷径。因此,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国防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完)
全球军事大调整扫描:日本向军事大国速跑(2003/08/05 12:14)
全球军事大调整扫描:俄罗斯“现实遏制”核战略(2003/08/05 12:12)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5-15/973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