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上周末,本报曾报道的9所高校学生们捐赠的约1400套军训服,找到了新主人,这种“开架自选、各取所需”的捐赠新模式给人尊重尊严,满足了受助者的个性化穿衣需求,杜绝捐赠浪费
上周末,本报曾报道的9所高校学生们捐赠的约1400套军训服,找到了新主人,这种“开架自选、各取所需”的捐赠新模式给人尊重尊严,满足了受助者的个性化穿衣需求,杜绝捐赠浪费。
27日上午,富平县淡村镇圣丰商业街,一排排的架子搭在路边,架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上千件,男装、女装、童装、帽子等。不过,这可不是商家卖的衣服,而是流动的“暖心衣橱”来了,供村民们集中挑选,所有的衣物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
9点多,有许多村民闻讯赶来,并在入口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走在挂着许多迷彩服的衣架前,李师傅取下其中一件迷彩服,试穿了一下,大小刚合适:“干活时穿迷彩服耐磨耐脏,实用。”随后,他又选了其他4件衣服,然后把5件衣服拿到志愿者面前,现场登记后,打包带回家。
赵楠等志愿者引导帮助村民挑选衣物,不断从衣物袋中补充衣物上架悬挂。近三个小时的自选捐赠活动结束后,咸阳市小桔灯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郭恩伟和富平帮帮乐公益协会负责人李军锋统计发现,333人共挑选各种衣物物品1423件,其中,200余套军训服被挑选一空。
28日上午,长安区法治文化广场上,“暖心衣橱”自选捐赠衣服活动再次举行。
“这些迷彩服都很新,洗得也很干净,外出打工穿迷彩服最实用了!”在衣架前选衣服试穿后,农民工陈师傅笑道:“就挑选这件了。”当得知是大学生捐的军训服后,他表示,现在的孩子们真懂事。
大学生小杨看到她和同学们捐赠的军训服找到了主人,也格外开心。“军训结束后,我们的迷彩服就搁置起来了,基本上是‘一次性用品’‘半月抛’,扔了实在是可惜,后来通过三秦都市报联系到公益组织,让军训服找到了好去处。”小杨说。
志愿者表示,不再是把爱心人士捐来的衣服直接送给受助者,而是把捐来的衣服统一清洗,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后,放在流动的“衣服超市”,让受助者自己选……这种“开架自选、各取所需”的捐赠新模式非常文明、给人尊重。据了解,共有385人参与本次活动,挑选各种衣物物品1432件。
“制造-销售-使用-闲置-丢弃”,这是军训服常见的命运。自从本报去年推出“衣往情深”公益活动后,爱的回应在三秦大地上演,今年三秦都市报虽然未专门组织开展此活动,但是,诸多高校的大学生纷纷联系报社和公益中心捐赠军训服,9所高校捐出约1400套军训服,其中,1300多套军训服通过咸阳市小桔灯公益服务中心精心分拣,整理、消毒、清洗、分类包装,免费提供给所需群众,特别是贫困乡村人群。近60套由大学生直接捐给汉中的贫困户。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4-09/8270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