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军人情怀这位转业士官10年义务献血6000毫升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交汇点讯 他曾是一名钢铁战士,参加1998年抗击洪水,荣膺抗洪先进个人;转业回到家乡开始义务献血,已经坚持了10年时间,累计献血总量达6000毫升,成为扬州捐献血小板队伍中的“耿直哥”

  交汇点讯 他曾是一名钢铁战士,参加1998年抗击洪水,荣膺抗洪先进个人;转业回到家乡开始义务献血,已经坚持了10年时间,累计献血总量达6000毫升,成为扬州捐献血小板队伍中的“耿直哥”。他就是43岁的赵修春,去年底荣获江苏省无偿献血奉献奖,今年,他还想申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在赵修春的微信里,收藏着很多有关江西九江抗洪的文字和视频,每次翻看,赵修春的思绪就回到1998年8月7日,江西九江长江城防堤西段发生决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纷纷投入到抗洪抢险之中,包括入伍3年的赵修春。

  七天七夜,赵修春和战友们身体泡在污浊的洪水中,身体耐力达到极限,“抗洪抗到水低头,堵口堵到水不流!”他们硬是用血肉之躯打赢了这场攻坚战。

  “我们以堤为家,通宵达旦高负荷,受伤不下火线。看到大堤合拢那一刻,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1998年的抗洪故事,定格为赵修春头脑里难以忘却的记忆。在他看来,那年的抗洪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因为抗洪过程中表现出色,赵修春被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踏实肯干的他在部队表现出众,多次获得嘉奖和优秀士兵荣誉,从一名普通士兵转为三级士官,光荣入党,还荣立三等功一次。

  2009年,赵修春转业回到家乡扬州,考入了仪征市人社局。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他时不时想起江西九江抗洪的那段岁月,“抗洪就像一场心灵历练,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到地方工作后,一个念想总在赵修春心里泛起:“离开了部队,我怎样才能找回军人的豪情?”

  一次赵修春在仪征街头散步,看见路边有一辆献血车,“检查发现,我的身体条件符合标准,当时就上车献了血。”看着血液从身体慢慢流向血袋,他突然思绪泛起,“我的内心有军人的一腔热血,我可以从小事做起,献血也可以为社会、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9年开始,赵修春几乎达到条件就去献血,并且总是捐献最大血量。和街头献血车定期相见,成为赵修春生活中雷打不动的一件事。

  在赵修春的家中,一张张献血证崭新如初,这是他最珍视的物件。他说献血证犹如部队的立功受奖证书。家人和朋友说,赵修春就是他们心中的“耿直哥”,性格中也充满一股“轴劲”。赵修春的妻子徐彩虹说:“献血有间隔周期,下一次献血时间是哪天,医务人员会告知,他喜欢把下次时间计算好,每到献血时间点,他就会去找献血车,一天都不能延迟。”翻看献血证上的时间,记者也发现,赵修春献血的时间间隔很精准,几乎都是“点对点”。

  “赵修春,你又准时来啦!还是400毫升吧?”在仪征鼓楼附近的无偿献血车里,每年定期两次,让医务人员和赵修春成了熟人。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今,赵修春的献血总量已达6000毫升。2018年底,他获得江苏省无偿献血奉献奖。

  去年年底,赵修春在献血中了解到,对于治疗车祸伤者,术中大出血的孕产妇,白血病病人和患各类恶性肿瘤的病人,直接捐献机采血小板更有效,而由于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捐血环境以及采血设备有很高的要求,捐献者较少,他决定捐献血小板。

  从2019年1月开始,赵修春一月捐献一次血小板。仪征没有血小板采集点,他就坐公交车到扬州四望亭路血液采集点,填资料、初检、采血,到献血完成,要忙上一整个上午。目前,赵修春已经加入扬州捐献血小板微信群,与各地捐献者“抱团献血”,随时听候献血机构的召唤。赵修春还申请加入造血干细胞库,希望未来能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挽救他人生命。

  10年来,为了能献出合格的血,赵修春平时从不吃大鱼大肉、不抽烟、不喝酒。每次出远门,都检查献血证,以便及时预约下次的献血时间。他经常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献血的好处,带动他们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中去。

  “虽然不认识那些需要献血的人,但能用自己的血液延续他们的生命,这是件无比自豪的事情。奉献爱心、服务社会是一名人民子弟兵的应有情怀。部队的教育和培养,让我认识到,爱国护家不一定要上战场,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赵修春说。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junshi/2019-03-01/6079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北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