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一、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一) 草畜产业强势突破。近年来,宁夏海原县立足县情,把种草养畜确立为强县富民的战略主导产业,以发展高端肉牛产业为主攻方向,抢抓华润集团帮扶海原
一、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
(一) 草畜产业强势突破。近年来,宁夏海原县立足县情,把种草养畜确立为强县富民的战略主导产业,以发展高端肉牛产业为主攻方向,抢抓华润集团帮扶海原有利时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强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依托“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全县累计引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33850头,向117个村9302户赊销30473头,其中2019年赊销2787户7008头。通过产业实践,探索出了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六大体系”。
在品种改良体系上,成立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制定了《海原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以西门塔尔和安格斯为主,采购西门塔尔和安格斯冻精,扎实推进肉牛良种化进程;在母牛扩繁体系上,充分发挥“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带动作用,建成肉牛育肥场、繁育场4个,对建档立卡户应赊尽赊,加快构建“县有集团、乡有协会、村有合作社”的牛产业发展格局,辐射肉牛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扩大基础母牛群;在饲草种植加工配送体系上,巩固更新70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加大饲草调制加工推广力度,充分利用30万亩玉米秸秆、20万亩禾草资源,创新利益联接机制,扩大饲草料加工配送,提高饲草商品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建设玉米压片饲料厂1个。饲草料配送中心1个,建设乡、村、组三级饲草料配送体系;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上,以筑牢“防火墙”为目标,建设“五位一体”畜牧科技服务点24个,建成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和疫情报告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530”综合畜牧科技服务点能动作用,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在肉牛加工营销体系上,华润年屠宰6万头肉牛加工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发挥华润活畜肉牛供港认证资质优势,助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在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体系上,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润公司合作建成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吸纳各类农科院所、专家团队研究推广品种改良、关键技术研发、发展模式探索等,加大本土科技人才、土专家的培养,实行保姆式、无差别跟踪服务,打造养牛户技术服务“110”。滩羊产业,依托盐池县滩羊品牌“借船出海”,制定了《海原县2019年滩(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滩羊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全县10481户建档立卡户养殖滩羊142845只。
(二) 马铃薯产业稳步提升。全县马铃薯种植60.2万亩,其中建档立卡户8412户完成马铃薯种植4.75万亩,户均5.6亩。采取两手抓,一手抓良种推广,向建档立卡贫困户采购优质种薯2000吨、原原种600万粒,推广一级种薯45万亩,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75%。一手抓示范基地,在海城段塬、曹洼脱烈建设了2个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示范基地;在关庄庙湾、树台大嘴建设了2个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基地,引进10个品种,筛选适合我县和市场认可度好的新品种。
(三) 富硒瓜菜扩规增效。全县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全县4217户建档立卡户蔬菜(含葱韭蒜)种植6500亩。重点建设了“一园五基地”:西安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镇设施瓜菜基地、冷凉蔬菜基地、富硒硒砂瓜基地、红葱基地、菌菇生产基地。重点推广种植宁夏菜心3143亩、葱蒜种植2.3万亩、中药材种植1.5万亩,露地菌菇250.6亩、其它特色种植3.07万亩。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今年蔬菜价格持续走低,尤其芹菜销售不畅,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市县帮助下,海原县出台政策、外出推介,帮助群众销售芹菜3000多吨。
(四) 小杂粮产业强势突破。全县完成小杂粮种植40.2万亩,其中9026户建档立卡户完成小杂粮种植13.43万亩,户均14.8亩。在产业带上建设示范基地15个、新品种引种基地3个、科技示范园区7个。推广张杂谷13号、晋谷21、固糜21号、晋谷40号、西农9978、青杂11号等新品种,以旱作节水种植技术为核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服务“四新”模式,推进小杂粮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基地建设主推“四代一包”农业托管机制,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推动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户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和包销”服务,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小杂粮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四代一包”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涉及15个乡镇, 36 个合作社。带动 36104 人 9026 户建档立卡户增收致富。
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经验值得推广
(一) 在村集体经济破壳上增措施出实招。一是通过“华润基础母牛银行”获得固定分红年收益5.534万元的村124个,通过四季鲜企业入股分红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2个村;二是随着我县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并网运行,2020年初126贫困村也将得到村集体分红;三是全力推进22个村自治区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实施,其中2018年村4个,每个村扶持200万元,2019年18个村,每个村扶持100万元;四是县财政对全县20个非贫困村每个村投入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实现了全县150个村村集体经济全覆盖;五是加强村集体经济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制定了《海原县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海原县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海原县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指导意见》。
(二) 在科技服务上以队伍建设促服务指导。一是强化技术帮扶,围绕“一主四特”产业,着力在“四新”模式上求突破。狠抓“三支队伍”建设,专家服务团队建设上,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首席专家、一个产业一个专家团队”服务产业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机制,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林科学院、科技厅、西农大、宁大专家教授紧密合作,组建了7个产业化专家服务团队111人,其中专家60人;县乡农技人员队伍建设上,积极推进“请进来、送出去”人才培养战略,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技队伍,全县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36名,中级职称172名,初级职称111名;在乡土人才和种养殖能手队伍建设上,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全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400人,实现持证率100%,其中乡土技术人员720人。二是全面实施“四个一”带动工程,制定出台了《海原县2019年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实施方案》和《海原县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帮扶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培育华润农业有限公司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华润公司直接带动8700多户4万多人实现了脱贫增收,辐射带动10万多人发展养殖;培育示范合作社347家,家庭农场304家,鼓励企业吸纳建档立卡户成员进稳定务工就业,带动建档立卡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新培育合作社20家;创建12个种养殖示范贫困村,养殖示范村每户至少养殖5头牛或30只羊,种植示范村,实现亩收入3000元左右;培养致富带头人350人,带动1200多户增收。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要求,深入实施了春、夏、秋冬三大战役,以“五清一改一绿化”为主攻方向,县财政投入3000万元经费,累计动员8.59万人次参与整治行动,共清理农村生活及建筑垃圾11.21万吨,清理河道沟渠153处7.66万吨,清理拆除残垣断壁危旧房屋、危旧院落3.86万间(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5.74万吨,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3650处,投入各种机械2.07万台(辆)次,栽植树木22万株,做到了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民健康意识有所增强。农村“厕所革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着质量服从进度的原则,通过 “四建四促”措施,确保建成一座、投入使用一座、评定满意一座。目前,全县完成户厕改造8066座(含水冲式厕所、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生态降解型卫生厕所);乡村公厕建设完成25座基础建设,其中5座进入室内安装。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目前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垃圾中转站2个,购置垃圾转运车辆45辆,探索开展垃圾治理社会化试点运作,对12个乡镇主干道路沿线村庄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增设2500名公益性岗位,将公益性岗位与保洁员结合,网格化管理模式与“181”环卫保洁机制结合,实现了村庄保洁人员全覆盖。
(四) 成功举办了高端肉牛大赛。9月22日-23日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中卫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宁夏(海原)第四届高端肉牛大赛在我县成功举办,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进行了揭牌,举办了高端牛产业论坛,论坛上国家和自治区牛产业知名专家对我县发展牛产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评选出新一届“牛王”“牛后”及“十大养殖致富能手”等,极大地提升了我县肉牛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 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一是整合资源发布推介 “西海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了《海原县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实施方案》,与浙江大学合作,整合现有农产品资源,实施“西海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规划项目,于10月28日在银川举行了海原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实体农产品销售渠道,先后在杭州、漳州、银川等对我县硒甜瓜、硒砂瓜、马铃薯、小杂粮、肉牛等农产品召开了新闻发布推介会,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外埠大型农贸市场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截止目前,通过消费扶贫、新零售等渠道销售或收购建档立卡户农产品,销售硒砂瓜、马铃薯、小杂粮等农产品金额达2000余万元。
(六)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促产业增效。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紧盯2019年4.7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开工项目11个,其中高效节水项目9个1.29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个面积5360亩,已完成工程量80%。在西安、郑旗、贾塘三个乡镇建设高标准农田27000亩,11月底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二是秋冬季农田建设。已完成渠道清淤43.8公里,完成率100%;田间道路整修133公里,完成率100%;渠道砌护157公里,完成率88%;沟道整治24公里,完成率100%;畦田建设22.5万亩,完成率100%;有机肥增施20万亩,完成率100%;机普翻76万亩,完成率96%;秸秆利用25.3万亩,完成率85%;秋季残膜回收810吨,完成率100%;自来水立杆移入或建室外取水井41962座,完成率100%。共出动机械7200余台次,发动群众4.8万余人次,投入资金8701万元。
(七)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础上,推行“村廉通”民主管理机制,150个村已全部设立村级财务专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了20名“三资”管理代理会计人员均培训上岗。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在17个试点村开展,于10月底在所有村推进,2020年5月底将村集体资产股权份额量化到位。
(八) 草原生态补奖工作稳步推进。涉及全县17个乡镇、1个管委会、1个街道办事处、1个南华山管理处,171个行政村(社区)和1个甘盐池种羊场, 102613户禁牧户,共421125口人,禁牧总面积366.2792万亩,补助总资金为2747.15万元。目前,截止目前已兑付16个乡镇(管委会)2470.37375 万元,兑付率90%。
(九) 大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最近,海原县农机补贴推行了农户使用手机APP和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共同办理补贴申请,方便了购机农户,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0万元。目前,已使用补贴资金676万元,完成中央补贴资金的100%,补贴各类机具503台,受益农户348户,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1753万元,资金拉动比为1∶2.59。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单一,带动能力不足。除华润农业公司带动全县3万多户养牛户和124个村集体经济,长隆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2个村集体经济分红外,其他企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因素,对示范引领产业扶贫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意识不紧密。全县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社、农机作业公司、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真正与农户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接机制的不多,普遍存在只顾自己发展,经营机制不完善,缺乏示范引领贫困户共同发展的机制。
三是在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上,群众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一部分农户还停留在等靠要的思想,不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和改厕工作,加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旧的如厕习惯和村民参与厕所改造积极性不高等导致农村厕所改造难度大、推进速度慢。
四、对策及明年工作思路
2020年,海原县农业农村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和区(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中卫市“一带两廊”发展规划,海原县“两廊两核四镇”及“三带两园六基地”布局,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大力发展“一主四特”特色产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不摘,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抓好“两个示范县”创建工作。一是国家级肉牛养殖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肉牛养殖示范县项目,实现“五个突破”。在肉牛饲养量上实现突破,2020年肉牛饲养量达到30万头,基础母牛存栏量达到9万头。在科研上实现突破,依托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强化肉牛产业技术服务,按照品种优化、品质优良、隔离净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申报,在海城镇堡子村和曹洼乡老虎村建设2个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将海原县打造成全区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在饲草料产加销上实现突破,每个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精饲料加工配送点,加快重点养殖乡镇饲草加工配送厂的建设,推进饲草商品化和社会化服务进程。在社会化服务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乡镇兽医站维修改建工作,推行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采取有偿服务,实现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创新管理机制,探索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链接的新路,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带动协会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牛产业体系,达到县有集团、乡有协会、村有合作社的三级管理体系。加快牛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新建养殖规模达2000头、1000头、500头、200头四个阶梯的智慧肉牛养殖牧场30个,推动肉牛养殖的规模化进程。二是自治区小杂粮种植示范县创建工作。按照“规模化推广、优化品种布局、注重品质提升、稳步提升产量、加工销售促增值”“五个提升”思路,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积极申报小杂粮种植示范县;把小杂粮产业作为中部干旱带调优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完善修订产业化配套政策;继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四新模式推广力度;加快小杂粮精深加工和营销体系建设,在小杂粮主产区建设小杂粮大型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推进小杂粮种植向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二) 五项创新工作抓突破,在全区争位置。一是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设土地交易管理平台,积极启动土地经营权试点工作,完成“三权分置,两权抵押”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进一步创新和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宽村经济的收入渠道;二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厕所革命,推进每个乡镇构建职责清晰、人员到位、运行管理、维护长效机制的示范村建设;三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影响力。围绕“西海固”农产品公用品牌推介、管理机制,结合海原县农特产品的的优势,制定方案,在区内、区外推介工作取得新突破;四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在2019年空壳社清理整治的基础上,分类指导、规范提升,发挥辐射带动效果,通过政策扶持壮大,取得自治区级亮点工作;五是完善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农业融资担保力度,试点运用财政、金融、担保等政策,破解农业“融资难”问题,撬动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领域。
(三) 五项重点工作,打基础利长远。一是进一步优化马铃薯产业。以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为主攻方向,狠抓新技术集成、新品种推广,在分级分拣和精深加工促销售上下功夫,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二是瓜菜产业提质增效。按照园区、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带头、农户广泛参与的模式,提升富硒硒砂瓜、冷凉蔬菜种植水平,利用供港蔬菜品牌,扩大冷凉蔬菜种植面积,全县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到“五个精准”。按照规划精准、立项精准、精准配套、精准施工、精准见效“五个精准”,2020年打造4.25万亩高效节水农田。四是农业机械实现“四个优先”配置。围绕主导产业优先、集约节约优先、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实用高效“四个优先”进行农机配置,助推农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五是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土壤污染得到基本防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逐年提高;农用残膜回收及污染防治工作得到集中整治;农作物秸秆禁烧得到全面管控、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
(作者系宁夏农业农村厅调研员 拜四俊 海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田风奇)
当前网址:http://www.hbxwzx.com/shehui/2019-12-06/16004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方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